陈福浩查看母牛生长情况
记者 方柳卜
(相关资料图)
“这个是吉祥,它的性格最温柔。”“那头牛眼线很明显,是这个牛圈的小霸主。”“这头牛治疗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能站起来了。”“那头牛刚刚产完牛犊。”……近日,在高家镇金家坪村十三组肉牛良繁中心,陈福浩在查看母牛生长情况,该肉牛良繁中心共有130多头母牛,陈福浩对每头牛的情况了如指掌。
陈福浩是一名“95”后,今年27岁,是重庆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典昌农牧公司技术部部长,作为一名年轻的兽医,整日与猪牛鸡为伴,旁人眼中又脏又累的工作,他却乐在其中。陈福浩积极致力于培育肉牛新品种,全力破解“牛都无牛”的困境,从种质资源上保障丰都肉牛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现在被聘为西南大学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2023年,他被评为丰都县最美科技工作者。
梦想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
陈福浩出生于十直镇秦榜沟三组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他的外祖父、父亲都是兽医,小时候的他,常常跟着外祖父、父亲四处奔波,为畜禽治疗。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影响下,陈福浩对兽医这个行业很是喜欢,梦想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
上大学填报专业的那一刻,陈福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兽医专业。2021年,他结束了长达7年的求学生涯,顺利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作为人才引进,他就职于重庆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典昌农牧公司。
从此,陈福浩专注于养殖场的设计,防疫理念制度、养殖技术体系的建立,整日与牛猪鸡为伴,与养殖户交朋友,在广袤的农村辛勤耕耘。
在很多人看来,基层兽医这一职业不够高大和体面,但对陈福浩来说,从事这个行业,他一直乐在其中,常说他出生在农村,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能够扎根基层,在农村实现自身价值,就是一种幸福。
将实验室搬进了养殖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练好“内功”,成为行业中的“专家”,陈福浩不断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经验,常常深入各个养殖场学习摸索。夏天,他顶着臭味进牛猪圈;冬天,他不畏严寒钻鸡笼。任劳任怨,虽苦犹甘。
动物无言,给它们看病,除了需要忍受腥、臭、膻,还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陈福浩在给动物医治的时候,遭遇过被鸡啄、被牛踢、被猪咬,和恶犬“贴身搏斗”,随时准备应对母牛“无影脚”。身上经常紫一块青一块,这对陈福浩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被打出经验了,猪最好是不要摸它的头部,牛不要摸它的屁股……其实动物也通人性,只要你对它好,它也会配合医治。”从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陈福浩慢慢摸索出了与动物的沟通之道。
“给这个牛测量下体温。”“这头牛精神状态有点不好,我进去看看。”近日,陈福浩在肉牛良繁中心查看肉牛生长情况,虽然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但是一番检查下来,手上、身上仍沾了些动物的粪便。
“我都习惯了,只要能让它们健健康康的,这些都不算什么。”在陈福浩看来,能守护动物健康,很光荣。
给动物看病,最难的还是如何克服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水电难以保障,病原菌大量滋生,大批畜禽应激反应严重,若不及时处置便会大批量死亡。
自参加工作以来,不论是三伏天或是三九严寒,陈福浩都工作在生产一线,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手套工作在圈舍。用汗水和专业,奔赴各大养殖场,缓解畜禽热应激、指导消毒消杀、保障畜禽用水清洁消毒、病死畜禽无公害化处置,甚至将实验室搬进了养殖场,守护动物健康。由春到冬,从实验室到鸡舍、猪圈和牛棚,他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勇担科研重任
除了兽医工作,作为科技工作者,陈福浩还肩负着科研重任。个人技术很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更强大。为此,陈福浩和同事们一起,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培养了20多个基层养殖能手,养殖能手又接力,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500多名养殖人掌握了技术,守护着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1700多头牛、5万多头猪、200多万羽鸡的健康。
2021年,西南大学、重庆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批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项目——“优质肉牛种质创新”,正式启动了以“丰都牛红西本”三元杂交牛群为基础发展安格斯本地化新品种培育新历程。陈福浩作为丰都农发集团在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红西本三元杂交牛群,并按照育种目标发展横交固定,饲喂管理实验。
2021年9月,丰都肉牛良种繁育中心第一批繁育基础母牛入场,陈福浩作为技术部负责人、良种肉牛改良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起了保障肉牛繁育群体保质保量完成育种计划的重担。
陈福浩深知肉牛良繁中心每一头种牛都无比珍贵,每一头良繁母牛都是培育“丰都牛”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此,他制订了详细的肉牛良繁中心母牛繁育技术规范、母牛饲喂技术规范、母牛场疫病净化技术要点、应急病例处置流程等关键性技术手册。该项工作共四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选育核心群组建及品牌建设。培育成功后, 新品种的体型、抗病能力、肉质、生长性能很大程度上都优于丰都现有肉牛品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品种培育期间,陈福浩牵头设计、改建现代化母牛繁育场2个,现代化数字肉牛育肥场1个,并对现有母牛核心群开展牛场疫病防控与净化工作,并在国际期刊《兽医与科学》发表学术论文。
“作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工作者,能发挥专业特长为养殖户排忧解难,让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让我感到特别满足。”陈福浩笑着说道,未来他将尽己所能,继续为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