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阳光的青春——百名青年逐梦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丨落地生根的梦想

来源: 宿迁网2023-09-12 10:43:19
  

宿迁网讯(记者 颜靖尧)9月,阳光灿烂,美丽乡村散发着迷人的气息。记者来到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放眼可见绿意盎然。在该村一品居蔬菜种植家庭农场里,一排排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夺目。农场的女主人正在大棚中打理着悉心培育的蔬菜。

今年36岁的蔡金玲,曾在苏州一家蔬菜育种的外资企业工作。在那里,她认识了来自山东的张延凯,两人相爱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了孩子之后,我对家乡愈发想念,也希望能圆自己的一个农业梦。”蔡金玲说,2014年,她毅然放弃了高薪工作,回到了家乡开始她的种植事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起初,蔡金玲选择在自家土地上尝试种植蔬菜,一个人张罗着田间的各种工作。“为了家庭经济状况能相对稳定些,我们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让张延凯继续留在苏州工作,我先尝试着创业。”蔡金玲回忆,那段时间,她非常辛苦,但为了更好的生活,只能咬牙坚持,最终,蔡金玲的试种效果非常好。紧接着,她开始扩大种植规模。2017年,她承包了当地150亩土地,成立了一品居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开始安装蔬菜大棚。看着大棚一个接着一个建起,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她希望的样子发展。

但在2018年,就在大棚即将安装完毕,一场大雪压垮了农场内一半大棚,这让蔡金玲感到非常伤心。这意味着,她在苏州辛苦工作数年,攒下的一大部分钱打了水漂。“当时想着等大棚全部建好后,再购买相关的农业保险,没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雪让我损失惨重。”蔡金玲说,面对挫折,她坚持在农业这条路上走下去,眼泪流下来就擦干,雪下得再大,也总会融化。

重建大棚后,蔡金玲对待这片土地,比往常更加用心。她在大棚里种上了小白菜、萝卜、西兰花、辣椒、毛豆……每天都在农场里用心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为了支持蔡金玲创业,她的公公还从山东来到宿迁帮忙。2019年,张延凯也选择辞职,来到蔡金玲身边。

夫妻二人有着多年的蔬菜育种工作经验,回到光明村,他们决定在农场内继续选育更加优良的蔬菜新品种,并将选育出的蔬菜新品种种在农场里。

“因为之前在外资企业工作,我们对蔬菜的种子非常了解,但品质好的种子价格也比较高。我们夫妻二人的梦想就是培育出好种子,同时,要让广大种植户能够花小钱用到好种子。我把光明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决心在这里书写青春答卷。”张延凯目光坚定,说出了心中的期许。

目前,夫妻二人将目光放在了十字花科蔬菜上,不断摸索前进。为了推广选育出蔬菜新品种,他们经常要到不同的城市,向种植户推荐种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了让种植户更了解我们的新品种,我们一般会赠送他们一些种子,他们种下后,会自己判断新品种的品质如何。很多种植户在第二年会主动找我们下单,他们热情地告诉我们,从宿迁产出的蔬菜种子,种出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希望能够长期与我们合作,我们的种子目前供不应求。”蔡金玲说,2022年,农场销售额突破了百万元,蔬菜种子的销售额要占七成左右。农场最忙的时候,可以带动5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

今年8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3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名单,一品居蔬菜种植家庭农场被评定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这个消息让蔡金玲感到十分振奋,她满脸笑容地说,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热土辜负,这是我所坚信的。身在农村,我们能感受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我们的农场从无到有,走到今天,离不开各项政策支持。如果可以,我们会一直把这项事业做下去……”谈起这些,蔡金玲的眼中满是真诚,她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感染到更多青年人,扎根农村,追逐兴农梦想。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耀眼的阳光下,放眼广袤田野,处处是生机和希望。在农场的一个大棚前,工人们正将青翠欲滴的蔬菜打包装车,这些蔬菜将被送往宿迁华东农业大市场销售。而从这里不断被打包发出的蔬菜种子,也带着各自的使命,在远方,落地生根。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