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歌地 千秋燕赵风——《中华地域文化大系·燕赵文化》评析

来源: 河北日报2023-09-08 09:35:04
  

燕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笔者对燕赵文化情有独钟,阅读了不少有关燕赵文化研究的文章,但多为某一方面内容的论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出版,知名学者夏自正、刘福元主编的《中华地域文化大系·燕赵文化》则是一部对燕赵地区各种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力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书按文化类别分为16章64节,以信史记载和最新考古成果为主要依据,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总计70余万字。各章节具体内容又以历史顺序叙述,条理清晰,可读性强。

燕赵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因此有“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之说。笔者对这一说法颇有感触。

燕赵自古就是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不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既促进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融合,又给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长期征战的残酷环境,使得燕赵之地逐渐形成了“慷慨悲歌”的文化气质与特征。

“慷慨悲歌”不是为一己私利“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意气用事,更非市井无赖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慷慨悲歌”是一种生命价值观和精神力量。历史上,在面临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那些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燕赵之士,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义无反顾,慷慨赴难。不论结局如何,这种坚持理想和信仰、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都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并被推崇和效仿。

说起“慷慨悲歌”,人们自然会想到荆轲引吭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场景。荆轲这一壮举,被历代学者、诗人所吟颂。其中清代学者陈维崧曾吟:“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南乡子·邢州道上作》)如从“慷慨悲歌”气质和精神的角度去衡量,诗句中“慷慨还过豫让桥”中的豫让,远早于荆轲。公元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曾被智伯瑶以礼相待的家臣豫让为了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不惜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豫让求得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而后伏剑自杀。再早还有赵氏孤儿案,更是一幕完整的“慷慨悲歌”剧。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屠岸贾要对赵氏家族斩草除根。为保护赵氏血脉,家臣程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忍辱负重抚养赵氏孤儿,在完成锄奸复仇后慷慨殉难。还有人们所熟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历史故事,都体现出“慷慨悲歌”的精神。

秦汉以来,体现“慷慨悲歌”精神的事情更是多有发生,《中华地域文化大系·燕赵文化》一书中有很多记载。比如祖逖北伐时中流击楫,慷慨誓师:“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刘琨遇害前慷慨赋诗:“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北宋李若水,面对金兵毫无畏惧,临刑之前高歌:“矫首问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明朝杨继盛,因弹劾权奸被诬害处死,临刑时慷慨悲歌:“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末孙承宗,为保卫家乡,亲率儿孙和乡亲抵御清兵,二十多位至亲战死沙场。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燕赵儿女在与敌人殊死搏斗中,更是表现出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面对绞刑架时,慷慨陈词:“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狼牙山五勇士为掩护大部队,与日寇战斗到弹尽粮绝,最后壮烈跳崖;董存瑞扛起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冲向敌人的碉堡……燕赵儿女“慷慨悲歌”的英勇事迹数不胜数,将永远彪炳史册。

“慷慨悲歌”作为燕赵大地的文化与精神气质,不仅表现在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上,在社会其他方面也有充分体现。对此,书中亦有详细叙述。如在治国理政上,汉朝赵广汉敢于威制豪强,惩治贪官污吏;南北朝祖冲之求真求实、不畏权势,力争颁布《大明历》;唐朝魏征主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敢于犯颜直谏;明朝赵南星改革弊政,澄清吏治,反对宦官专权。文学艺术上,《诗经》、汉乐府中的北方诗歌,以及建安文学等,都有“慷慨悲歌”的精神气韵。元代杂剧,特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更是把燕赵儿女“慷慨悲歌”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风行燕赵的河北梆子等戏曲,与流丽清婉的南曲迥异,其声调高亢激越、苍凉雄劲,充分体现出“慷慨悲歌”的气质和精神。

可以说,“慷慨悲歌”是燕赵志士仁人血性和意志铸成的风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为国家、社会贡献一切的崇高品质,是大义凛然的精神气节,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侠肝义胆……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承和弘扬“慷慨悲歌”的气质和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慷慨悲歌”只有融入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华地域文化大系·燕赵文化》是一部系统介绍燕赵历史文化的好书,京津冀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希望编者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充实更多近现代燕赵文化发展的新内容,并将长期在燕赵大地生活工作、有突出贡献的非河北籍人士的事迹也囊括进来,这对推动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自信将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花聚会)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