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讯:优秀作业:《菊花与刀》读后感

来源: 互联网2023-07-04 01:15:1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业:《菊花与刀》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如果这19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优秀作业:《菊花与刀》读后感相关的文章。

篇1:优秀作业:《菊花与刀》读后感

优秀作业:《菊花与刀》读后感

论日本的等级制度 ――读《菊与刀》有感   位于中国东部的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日本人的文化中,等级制度可谓是异常重要。从日本建立封建社会开始,等级制度就已开始产生,并在长期的存在下,早已根深蒂固地深入人心。 相比于中国来说,在封建时期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要严格得多。每个人在社会中和家庭中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地位,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人们必须遵守与其地位相关的法令,并履行他们的责任。 一、日本的社会等级制度 日本的封建社会下对社会阶层的划分是极为复杂的。在中国,一介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得到朝廷的任用,从而步入更高的阶层,但在日本,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通过世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根据地位的不同,人们所拥有的权利也大不相同。在日本,皇室和宫廷贵族之下,还有四个世袭阶级,其顺序是士、农、工、商,即武士、农民、工人、商人,等级最低的是贱民。 贱民的数量最多,他们从事一些人们所忌讳的职业,比如清道夫、掩埋死者等。这些人地位低下,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不可接触的。这类人生活极其贫困,虽然也保证他们从事一些贸易活动,但他们却被排斥在正式社会组织之外。商人的地位仅比贱民好一些,武士等高等阶层伤害他们是并不违法的。商人们的穿戴、配饰以及操办婚礼葬礼时花费的数额都是被限制的。 稍高一些的阶层包括武士和农民,这两个阶层维持着封建社会的安定。农民和武士是完全分离的。农民的武器被封建统治阶级收缴,他们不能持有武器,只能从事生产活动。而武士也不能兼作农民、工人和商人,即使是最低级的武士也不能从事生产活动。他们靠从农民赋税中抽取的大米为俸禄以为生,但与农民的收入差不多,仅够用来生存。但是,它与其他阶层也有一条巨大的鸿沟。他们不属于庶民,而后三个阶级却称作庶民。这也意味着这一阶层具有特权,从法令中就可以看出:“对武士无礼的庶民应即刻被斩首。” 更高层的阶级是天皇和贵族。他们是处于日本封建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拥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特权。虽然在日本封建社会后期,天皇的权利已大不如从前,甚至几近毫无权利,但就和英国的女王一样,他也是民众所信仰的对象。日本人认为,天皇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明治维新后并没有取消天皇这一名存实亡的位置。贵族阶级也行使着庶民难以企及的权利。 很显然,日本的封建阶级思想来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阶级也大致为士、农、工、商,只不过这里的士是指文人而不是武士。中国虽然对武士的待遇不薄,但武人的地位却一直比不上文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武将造反,所以封建政权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就不得不消弱武将的权力。但在日本,天皇的地位早已深入人心,几乎没人想着要篡夺皇权,也就几乎没有武将造反的事情,所以统治者对这方面几乎没有戒心。重农轻商,这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因为商业是资产阶级的温床。 从天皇到贱民,日本人都受到了封建时期明显的等级制度的影响。这其中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在封建社会,严格森严的等级制度深入人心,起义夺权这类事情则发生的较少,这就带给日本一个相当长的稳定无战的和平时期。但在此同时,日本的发展也变得缓慢起来,阻碍了社会进步的速度。等级制度也造成了各阶层的不平等,较低等级的人连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证,这和现代社会所认为的人人平等无疑是相悖的。但是,当它在一个地方根深蒂固时,却能较好的解决当地的问题。与中国相比,日本的等级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他们不仅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且还坚持等级的不可变更。中国人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日本的等级却是世袭的,无论个人如何努力,其社会地位却是很难改变的,大大减小了日本普通民众的积极性。这也是日本等级制度的`一个重大弊端,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日本的家庭等级制度 在社会等级如此森严的日本,家庭等级也有着严格的划分。在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阶层才具有姓氏,而并不是和中国一样认为姓氏是一个宗族的根本。因此,日本的宗族主要建立在地域的基准上。在家庭内部,日本也有着建立在性别、辈分、长子身份基础上的等级制度。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各安其位”,做着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活动。 日本家庭对辈分看得很重,提倡“父权”至上。只要长者还主持家务,其他人就必须绝对服从。父亲作为一家之长,他的权力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说,用餐时,父亲要首先享用,其他人必须在他之后,沐浴时也是他优先,全家人在向他鞠躬时,他也只需点头受礼。在大事上,父亲也有着独断的权力。即使子女早已成家立业,但父亲还未正式停止主持家务,当遇到大事时他们也要向年迈的父亲请示,获得他的允许。 对于日本人而言,长子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他们认为,长子应该随时保持兄长的气魄,因为长子是继承者。长子几乎拥有和父亲相同的特权。弟弟可以完全依赖于长兄,长兄对于弟弟所作的任何事都有绝对的权威。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经常对它所侵占的亚洲地区,即所谓的“共荣圈”说,日本和它们是兄弟关系,这让很多国家兴奋不已。其实,这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因为在日本文化中,长兄是权威的象征,日本所说的兄弟关系,实际是指要其它国家对日本言听计从。 性别也与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日本崇尚“男尊女卑”,“夫权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便显得格外底下。日本妇女在外出时必须走在丈夫身后,表示对丈夫的尊崇。在日本家庭中,女孩子只能循规蹈矩,而礼物、关心和教育费则全部用在了她兄弟身上。即使有几所为女性设置的高等学校,那里的课程也是以教导礼仪和行为规范为主。但是日本女性不用像中国女子那样缠足,像印度女子那样蒙着面纱,她们可以自由进出商店,在大街上行走。妻子拥有管理家庭日常支出的权力,对儿子的婚姻也有很大的发言权。因此同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日本女子也还是拥有很大自由的。 在日本,由辈分、性别和年龄形成了家庭的等级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日本家庭也是有着两面性的。按照西方人人平等的观点,这些制度无疑是要被废除的。然而存在便有道理,父亲、兄长虽然拥有着独断的权力,但是他们也并不像想象中的不听别人意见,一昧专行。他们要对整个家庭负责,对于重大事件要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荣誉。当遇到重大事件时,家长会召集全体家庭成员进行开会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因为一个人的地位而对他的言论有所区别。每个人都“各安其位”,使得日本家庭团结一致。在家庭中,人们逐渐体会、了解到等级制度,对于他们步入社会并适应社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日本等级制度对日本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人平等的前提下,日本封建社会时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自然不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是,这种制度的一些方面还是遗留了下来,给日本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等级制度对日本人的性格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从很大程度上讲,日本人具有双重性格,“既生性好斗而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固执僵化而又审时度势……”。这种整个民族的矛盾性格与等级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人们一方面想要发愤图强,一方面又对现实制度无可奈何从而安于现状;对于与自己同一阶层的彬彬有礼,又看不起较低阶层的人,同时又对高于自己的人卑躬屈膝。比如说,20世纪前期,日本对于实力较弱的东亚诸国采取了嚣张地侵略,而当美国击败并完全征服它时,又是如此的怯懦。 再次,日本当今社会中依然或多或少地遗留着等级制度。职业歧视是当今日本的一个普遍现象,清道夫等原先属于贱民这一阶层的职业大都没人愿意去做。人民对于天皇的信仰有增无减,当年的侵略战争只因为天皇的一句话就得到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最后,家庭等级制度依然深入人心。在很多日本人的眼中,丈夫和父亲依然有着高于女性的权利。在一些场合日本女子穿着西服与丈夫并肩同行,但一旦换了和服,她们就必须退到丈夫的身后。长子的权利也依然存在着。比如在今天的日本王室,太子德仁是长子,他弟弟荻宫亲王是次子,两人的气质就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作为长子,德仁从一生下来所接受的教育、培养的气质就和他弟弟不一样。   日本的封建社会虽然早已灭亡,但它所遗留下来的等级制度却依旧有着深远的影响。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了解日本这一国家。当处于和平时期时,我们应该了解短短几十年间,日本是怎样由一个弱小的国家变为世界强国的,从而提高我国的实力;当处于战争年代时,我们更应该了解日本,更好地分析敌人的弱点。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是我们了解它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关资料图)

篇2: 《菊花与刀》读后感

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本文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本文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著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本人的特点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他们即可与美国保持亲密无间的距离、站在同一战线。他们的性格如同那脆弱又决绝的樱花,花开后又迅速凋零,那决绝的姿态不带一丝眷恋,因而造就了她如梦幻一般的美丽,形成了日本文学特有的“哀物”、“幽玄”之境。

身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历来以传授者自居,而始终不肯接纳外来文化,也忽略了每一种文化都其独有的民族性。其实在那遥远的唐朝,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早已开展起了“脱汉运动”,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近代日本的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文化特点息息相关。从《菊花与刀》中,我更加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在以后阅读日本文学时,可以从他们的本性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

篇3: 《菊花与刀》读后感

看了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菊花与刀》后,我对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了新的认识。日本对我们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想到就咬牙切齿,对日本是恨之入骨。像我这样的反日情绪,我们满怀激情的中华儿女大都存在。我觉得如何理解日本这个对中华民族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民族,是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看待问题不能只是盯着一个角落看死了,我们需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对于日本,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也是我们作为21世纪新一代青年的必备素质。《菊花与刀》这本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了解日本的渠道。看完之后,我对日本少了一份冲动的情绪,多了一份理性的认识。

先说说这本书吧。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还是一部将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都深受好评。对于在历史上曾饱受日本民族带来深重苦难的中国人,认真阅读和思考本书具有更加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书也被认为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由此可见《菊花与刀》的确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值得我们去深读。

作者本尼迪克特对于日本的评价是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这样看来日本的确是一个让人觉得很矛盾的名族,日本人有着双重性格。

作者以战争为起点,先写到战争中的日本人,并且还费了不少篇幅。最使我震撼的便是日本人认为精神将赢得对物质的胜利。日本人一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对物质主义甚至到了鄙夷的地步。这也深深的体现在战争中。他们将军舰和大炮只视作不灭的“日本精神”的外部表现。他们鼓励士兵说:“我们的身体越是沉重,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精神就越能凌驾于肉体之上。日本打胜仗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以及他们的军人也一再说,这场战争不是军备与军备的较量,而是美国人对物质的信仰同日本人对精神的信仰之间的决斗。日本人相信精神能战胜一切,这一点深入到他们对外的战争以及对内的国民管理中。此外,战争中日本人经常说安全感与士气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当遇到麻烦时,日本人对其国民的照例交待是说这是早已预知的,所以丝毫不必担心。这样似乎告诉国民,我们居住在一个可预知的世界下,任何事情都是我们预先知道的。这样的说法便给了日本国民一种安心感,使他们可以很淡定的面对一切。其实我感觉这一方面也是在说日本人强调精神上战胜一切。他们通过培养精神以鼓励民众和士兵,让他们充满希望无所畏惧。

接下来,作者向我们说明了日本人是如何的各守本分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社会,他们相信秩序和等级制度。这一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与人之间是一定要分清身份等级的。日常交往中的细节动作也都反映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同时日本人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十分尊崇孝道。早在公元6、7世纪,日本就接受了中国人那套系统的孝道理论,同时也采纳了中国的佛教、儒家伦理以及世俗中国文化。但是孝道的表现特点难免有所修改,以适用于不同的日本家族结构。“孝行”在日本是一个只限于家族内部面对面的成员之间的问题。它意味着在一个几乎只限于自己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及后裔的团体中,根据辈份、性别和年龄占据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份的地位。由此看来,日本人是一定要分清等级的,他们各守本分,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这样的守旧也使日本历史上一度落后,被西方国家欺凌压迫过。1853年的“\船事件”后,许多日本人觉醒,力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明治维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期间,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东方唯一的帝国主义列强。

此外日本人的负恩感在书中的描写也是很经典的。当日本人说“我得到某人的恩”时,这就意味着“我对某人负有义务的重担”,他们把这种“债权人”、这种施恩者称为他们的“恩人”。“记住一个人的恩”可以是互忠互爱之情的一种纯真流露。日本小学二年级的教科书里便载有一篇题为“别忘恩”的小故事。无论是“皇恩”、父母之恩、师恩,日本人都十分的重视。为了还恩他们可以做出很大的牺牲,日本人认为受恩惠便是欠了别人的债,自己也承受着的负担。于是日本人便常说:“一个人永远无法报答恩的万分之一。”此外,书中出现的一词“义理”,其内涵也算是日本独特的范畴之一。义理不同于义务,在日本人眼里,“义理”可以解释为“正当的道理人;应该遵循的道路;为向社会谢罪而不情愿地做的某种事情。”“义理”在日本人看来是对难以承担的关系的一种充分表述。于是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堪”这句话。

《菊花与刀》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迪。它带领我去客观真实得认识我以前所不了解的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一个很复杂的民族,他们有菊花的美又有刀的`狠,他们有着双重的性格。

篇4: 《菊花与刀》读后感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我想所有稍微了解中国近历史的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许会随着时代改变而变化,随着那场战争越来越离我们远去而有变化,但是中国与日本却永锭会有剪不乱理还乱的微妙关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小到大看过不少抗日影片,上过历史课,同时又在日常生活水平使用着日本的产品,享用着日货带来年方便。所以我对日本也怀有矛盾的心情。所以对于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我也希望通过更多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而找到更适合的态度。于是决定选择此书。

如书名“菊与刀”所述,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民族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有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层,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序上表现出来的。”

为了解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民族特征当然不能忽视社会压力对成人的约束作用。但是作者也没有忽略对日本人个体的成长过程所受的培养模式的关注。这其中就涉及到社会化地人格的塑造作用。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的理论,“人格也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械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于角色之中,即愿意遵守规范,进而使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机构相一致”。

一个好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不仅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解程度上,我想还应该体现在对事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性上。在本书的末尾一章“投降以来的日本人”中,作者提到日本的国家非军事化,将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并预言:“日本假如不把军事化列入预算,她如愿意,不需多少年便能工巧匠自己人的繁荣打下基础,并可成为东方贸易中不可缺的国家。”历史证明,日本的非军事化的确为其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日本接下美国大量的武器订单,赚取了大量外汇,经济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当然,在指出日本人性格中的善变一面后,作者也没有肯定日本人的军国主义思想不会卷图重来。“如果我们了解日本人对这种行为的变化如何怀恨在心,我们便能很容易想象出日本人为了恢复将日本的名誉托付于军人之受的过去时代,他对同以前的战友结党感到多么满足。”而一直以来,日本右翼团体也确实毫不掩饰的表现出这种趋向。本尼迪克特的预言又一次得到应验。

篇5: 菊花与刀读后感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菊与刀》在描述这种抽象情感时,用了二战这一具体事件来体现。上午手中还紧紧握着枪杆,下午便悠闲的上街采购物资。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日本人本身并无自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对与道义与军部的坚定感,促使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现在依旧主导着他们的内政外交活动。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除了要看到自己外,也要看到别人。只有一起合作,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篇6: 《菊花与刀》读后感

樱花的开花期虽然短暂,但是却非常及时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然而,在我的眼里,确实别具一番滋味。虽短暂,但却灿烂。抬眼再望樱花,虽花开的艳丽,却没有梅花的那种傲骨。遮遮掩掩,似含又露,意嫔还敛,让人不能尽然。这有点像日本的艺妓,拿一团扇,遮来挡去,或者以手或宽宽的袖,欲笑还颦。

樱花,让我想起了日本民族。而了解日本的最佳读物我想是非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莫属了。日本袭击了一次珍珠港,便使冷眼观战的美国人迫切地想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在他们眼里,日本人是陌生的,他们的突然袭击是不可思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专门委派一个民族专家来详细地了解日本人,结果他们胜利了。一颗原子弹,迫使日本人立刻放下了屠刀,马上就露出了祥和之色,和颜悦色地接纳了美国大兵。日本人对美国人是祥和的,屈背弯膝的。因为是美国人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在他们的眼里,美国人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虽然投降了,但对中国始终是不可一视的,至始至终也不承认侵略中国。

日本人对美国人的态度,一开始也令美国人像吃了葫芦一样纳闷。但他们马上就明白了。美国人有《菊花与刀》,他们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因此在战后也非常成功地管理了这个民族。而中国人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多少呢?中国人浴血奋战八年,但没有一本类似于《菊花与刀》这样的书,让中国人去了解这个喜好侵犯别的国家的民族。战后至今,中国人还是怀着友善的态度去善待日本人,与他们做朋友,做贸易伙伴。而日本人是什么态度呢?最近日本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1%的日本人敌视中国人。菊花的背后是刀。

有一年寒假,我到了日本,看到街上的穿校服的幼儿园小朋友都穿着短短的校裤或者校裙。原来,日本人是极端的,也是顽固的。严冬腊月,他们的小孩子是不允许穿棉衣的。女孩子穿短裙,男孩子穿短裤,腿上只允许穿一双高统的袜子,说是耐寒训练。日本也自创了一套自杀方式――切腹。据说古时候相扑的裁判倘若判错比赛是要当众切腹自尽的。在日本人的生死观念当中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我们常常听说在晚上地铁站快到末班的时候总会传出不幸的消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日本的极端思维渗透在社会各个角落。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等级制度。而日本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明的,这个民族始终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生存。我们熟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道理,作为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民族,他比我们更晓得这一道理。虽然日本是战败国,也承认自己是战败国,但这只限于美国,他们不承认败于中国,没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中国人能安然地接受这一事实。因为我们承认自己落后,落后就会被人瞧不起。这里似乎有一种无奈。同时,日本的论资排辈也渗透到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去。就拿日本的政治来说,日本的政治基本上可以说是家族继承制。日企的公司中论资排辈都是在电视上能够看到的。而文化上更加体现的淋漓尽致。日语的许多谦词和敬词就是最好的证据。

在日本,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己家园和工作的热爱。因为有了民族自豪感,日本人会很自觉地维护他们的民族形象并且极力维护他们家园。他们能够自觉做到严格的垃圾分类,他们能够像一个家里的主人一样带领陌生游人走一公里的路,他们能够热爱自己岗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我们和他们比还差很多很多在这一些方面。总觉得我们中国人自己欠缺点民族的自豪感,精神上的追求太少,物质上的追求太多。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地发展,再加上我们的素质教育和国民素质极大提高,或许能令日本人能令世界人从心里屈服。

篇7:《菊与刀》读后感

平衡义务与对竞争的理解

义务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等,《菊与刀》读后感03。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说他整体人格有问题,只说没有达到其中的义务。一个人“尽孝”也只是尽孝,在其它义务中,他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日本人认为人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平衡好不同圈子、程序和情义、义务间的冲突。并认为那些漠视个人幸福并履行自己义务的人才是有力的。

日本人认同的美德中也主要包含着对义务的理解,日本人认为先设立义务的规则,然后提出要求,人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履行义务,再加上真诚,这才是美德。真诚也就是无欺。“诚”可以提高任何一条道德信条的层次,它是一个指数。

当某项工作变得具有竞争性时,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失败的危险,于是工作受到了损失。日本人习惯把人和工作等同起来,对他工作中行为和能力的任何批评,都自动会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因而,他们敏感地以为竞争是一种侵犯,所以他们转而会去注意自己与入侵者的关系,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

两个人在竞争时会发生直接冲突,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日本人普遍采用请中间人调集的方式,如提亲、找工作等。通过这种间接的处事方式,不仅保留了彼此情义。中间人自己也可以从顺利协商中获利、得名,所以和谈成功的机会更大。

自我修炼

沉思和祈祷是宗教的自我修炼。日本人的自我修炼分为二类,一是培养能力,成为有能力的人。二是“圆熟”,是意志和行为间,没有任何间隙、屏障,一点通的状态。自我修炼后的理想状态是,行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他心里所描画的行为的翻版,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03》。一种非常镇静的,调节得很好的心态。

从孩提时代起,男人和女人都得通过修炼而被社会化。即生活就是修炼。按日本人的话说是“磨掉身上的锈”。修炼要从幼儿开始,幼儿固然幸福,但没有“品尝人生”的能力,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获得全面生活的能力。才能“品尝到人生的滋味,享受人生。”

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日本人还有一条心理原则,意志应该超越身体。因为身体几乎能接受无穷无尽的训练,一个人忽视健康规律,就要付出代价,但身体本身没有这样的规律可言。无论健康多么重要,无论那些不相关的事情是经过了怎样的培养,身体的需要都应该完全放在第二位。

既然说自我修炼就离不开佛教,离不开“轮回”和“涅”这个话题。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瑜伽是一个极端崇奉禁欲苦行的教派,是摆脱轮回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除了“涅”,没有任何别的解脱法,解脱路上的障碍就是人的欲望。瑜伽是一种与肉体世界断绝关系,逃避虚妄而单调人生的方法,是一种掌握精神力量的方法。

日本佛教没有“轮回”、“涅”的观念。他们认为,顿悟之人已经处于涅状态,涅就在此时此地。譬如,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老师粗暴的当头棒吓,如同电击,会使学生顿悟,会打破他的自我满足。

公案,是最重要的“圆熟”的修炼法。(公案是很有趣的话题)

篇8: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有幸读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这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余华曾说:日本不是喊几声“打倒”就可以打倒的,既然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得与这个暧昧的邻居一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那么“了解日本”确实是“关爱中国”的前提之一。通过这次略读让学识疏浅的我对日本――这个特殊的邻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遵为至美而刚柔相济。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的矛盾性格,着力阐述日本传统之二元性,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即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戴季陶有言:他们以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民族,从中国、印度输入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够通通消化起来,适应于自己的生活。更把这个力量来做基础,迎着欧力东侵的时代趋向,接受由西方传来的科学文明造成现代的趋势。民族的数量,现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他,实在日本这一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敬。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也是大多数人共同的看法,他们的这种乐于学习,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实为可赞和学习。

这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别从行为习惯、文化观念、道德世界、人情态度、自我修养和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中可以解读出日本民族历久形成的种种文化模式,包括负恩与报恩的压力、义理与自由的抉择,享乐的人情观与自虐的修养法。还有别样的儿童教育传统。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行为模式及内在文化体系,使我们逐渐窥见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下日本“耻感文化”的源数。

书的第一章节写的是任务――研究日本。为读者如何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方式和角度做了很好的引导和介绍。观察钻研日本人的战争行为细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利用图书馆资料、图片以及在日本拍摄的电影,来研究他们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来走近这个矛盾体民族,了解它的文化模式。

第二、三章是战争中的日本人和各得其所,他们是真正懂得“各得其所”的必要性,对等级的信仰和信赖也超乎世人,但也有灵活性来变通等级制。日本人认为精神是主要的"、永恒的,物质是附属的、瞬间的。战争中他们完全是‘凭主观意识的’,信念建立在“诸事俱在意料之中”.对天皇绝对忠诚、投降可耻和自我牺牲的思想深入人心。臣民、战士的这种绝对等级信赖和灵活变通态度,是日本人在战争中各种剧烈变化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比如:有的日本士兵宁可刨腹自杀也不愿投降做俘虏,以死谢罪,证明对天皇的忠诚。甘愿投降的士兵一心一意的服从招降的队伍,还是以一个军人战士该有的姿态来投入战斗,只不过把枪指向了自己的同胞。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让世界很多民族为之不解,他们的这种“怪脾气”是世界人类文化学研究或者心理学研究等等,想要弄明白、求突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四章是我感触反思最多的一个 篇章,讲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座右铭是: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明治维新政治家们谨慎划分了国家在政府职能方面及国家神道在宗教方面各自的权限范围,他们把其他领域留给了人们,但确保了自己处于新的等级制最高层。如此一来,对于他们认为事关国家大事,他们足以直接插于控制。对于工业发展领域,日本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阁下”们制订发展方针和相关政策,他们不仅制订计划,而且也创建并动用政府资金扶持他们认为有需要的企业,当企业达到了预期中的“运营有度、生意兴隆”政府就卖给私营公司。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功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对比一下清末的洋务运动,不得不承认日本天皇政权的英明、卓见。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洋务运动时期统治集团的当权者不那么集权谋私,多以国家、民族的兴旺着想,洋务运动的功效就不会如此这般弱小。

此外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他们对于“报恩”的理解,对于天皇的无限绝对忠诚,就是他们重视报恩的一种表现。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有一种历史负债感,把自己日常的决定和行为都作为报恩,比如努力工作、极端敬业,尊重服从领导上级,都是报答情义的表现。

最后,通过对《菊与刀》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日本的文化和日本民族二元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激发了我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浓厚兴趣,从而去更深入的了解与探索。

篇9: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讲了一套研究方法,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同时,也教会我们怎么样研究一个国家。这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可以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与了解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的来源。但是《菊与刀》由浅入深,越到后面越难理解,很多东西尚不清楚,或只能停留在表层。

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的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在武士眼中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菊与刀”简简单单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大都能从日本人的儿童教养中得到理解。日本人的儿童教养可以联想到机器生产,但是他们培育出来的儿童却又不缺乏创新。日本人对于儿童教养的严格要求却又使儿童保持了童年时代的欢乐。

与此同时,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是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

篇10: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时期开始搜集、整理资料并于1946年正式完成的著作。作者主要分析了日本文化中强烈的等级观念和负债意识,还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来剖析为什么这些民族心理能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保存到现在。

首先从书题入手,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但在读完全书之后,我更偏向于将其理解为,"菊"是美的象征,"刀"是武的象征,"菊与刀"所代表的实际上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简单来说就是尚美与黩武,我们不难发现在日本文化中并存的对美的追求:茶道、插花,与对武的崇尚:相扑、剑道等。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文化倾向的并存也进一步表现在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活动的各个领域,既和善谦虚又好斗勇猛,既保守刻板又善于接受新事物。作者以此出发,通过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并解释了这一矛盾背后统一的原则。

日本文化中对等级秩序的信仰和信任使他们严格遵守"各就其位"的原则。这不仅表现在日本人的生活、家庭关系、阶层关系中,也同样展现在国际国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例如:在二战前十年里,他们把经济迅速发展的自己视为已经达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当看到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世局**不明底"时,日本人愿意主动担起"俾使各国就其位于兹世"的重任,并希望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来实现愿望。此外,国内的明治维新也离不开"各就其位"思想的指导。运动期间,在所有政治、宗教和经济生活领域,明治政治家们都按照这一原则在国家和国民之间分派职责,改善当时人们的处境,继续享受由秩序带来的有安全感的社会生活。而回忆起同时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整个过程几乎只局限在部分上层阶级内部。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其影响微乎甚微。这除和当时两国的社会背景有差别外,与民族心理也不无关联。

在日本这样一个等级社会里,人们由不同辈分、性别与年龄等形成以上下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长官与附属的关系,而是通过"忠""孝""恩""情义"等各种观念的集合连接起来的。在日本社会中,"恩"与"情义"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关系是以"恩"和"情义"为基础的道德原则所维系的关系。而与此同时,由于日本人的观念中,"忠""孝""恩""情义"属于不同的范畴,都需要严格的遵守,所以时常出现如"情义"和"忠"相冲突的情况,于是就有了如"四十七士"杀人复仇以遵守"情义"又切腹自杀以遵守"忠"的故事。

那么,当我们回到当前的中日关系,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两国之间的紧张局面和各国国内的行动也同样令人深思。在各媒体纷纷报导各种现象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背后的各种原因。我觉得从民族心理上来考虑,或许可以理解为日本7年侵华战争的延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强大,他们从等级制原则出发,希望重申中国原来的标签,重新整饬东亚地区的秩序。然而日本的等级观念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又让他们十分佩服强者。所以只有当我们的综合实力冲破各种阻挠实现另一个"质"的飞跃时,当我们成为世界大国中真正的强者时,日本对我们的态度自然会转变,原来一切旧的标签一定会被另一种眼光取代,两国之间诸如钓鱼岛等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解决,因此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自己,让国家综合实力更加强大,这才是解决诸多国际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

篇11:菊与刀读后感

有幸读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这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余华曾说:日本不是喊几声“打倒”就可以打倒的,既然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得与这个暧昧的邻居一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那么“了解日本”确实是“关爱中国”的前提之一。通过这次略读让学识疏浅的我对日本――这个特殊的邻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遵为至美而刚柔相济。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的矛盾性格,着力阐述日本传统之二元性,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即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戴季陶有言:他们以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民族,从中国、印度输入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够通通消化起来,适应于自己的生活。更把这个力量来做基础,迎着欧力东侵的时代趋向,接受由西方传来的科学文明造成现代的趋势。民族的数量,现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他,实在日本这一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敬。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也是大多数人共同的看法,他们的这种乐于学习,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实为可赞和学习。

这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别从行为习惯、文化观念、道德世界、人情态度、自我修养和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中可以解读出日本民族历久形成的种种文化模式,包括负恩与报恩的压力、义理与自由的抉择,享乐的人情观与自虐的修养法。还有别样的儿童教育传统。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行为模式及内在文化体系,使我们逐渐窥见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下日本“耻感文化”的源数。

书的第一章节写的是任务――研究日本。为读者如何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方式和角度做了很好的引导和介绍。观察钻研日本人的战争行为细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利用图书馆资料、图片以及在日本拍摄的电影,来研究他们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来走近这个矛盾体民族,了解它的文化模式。

第二、三章是战争中的日本人和各得其所,他们是真正懂得“各得其所”的必要性,对等级的信仰和信赖也超乎世人,但也有灵活性来变通等级制。日本人认为精神是主要的、永恒的,物质是附属的、瞬间的。战争中他们完全是‘凭主观意识的’,信念建立在“诸事俱在意料之中”.对天.皇绝对忠诚、投降可耻和自我牺牲的思想深入人心。臣民、战士的这种绝对等级信赖和灵活变通态度,是日本人在战争中各种剧烈变化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比如:有的日本士兵宁可刨腹自杀也不愿投降做俘虏,以死谢罪,证明对天.皇的忠诚。甘愿投降的士兵一心一意的服从招降的队伍,还是以一个军人战士该有的姿态来投入战斗,只不过把枪指向了自己的同胞。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让世界很多民族为之不解,他们的这种“怪脾气”是世界人类文化学研究或者心理学研究等等,想要弄明白、求突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四章是我感触反思最多的一个篇章,讲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座右铭是: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明治维新政治家们谨慎划分了国家在政府职能方面及国家神道在宗教方面各自的权限范围,他们把其他领域留给了人们,但确保了自己处于新的等级制最高层。如此一来,对于他们认为事关国家大事,他们足以直接插于控制。对于工业发展领域,日本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阁下”们制订发展方针和相关政策,他们不仅制订计划,而且也创建并动用政府资金扶持他们认为有需要的企业,当企业达到了预期中的“运营有度、生意兴隆”政府就卖给私营公司。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功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对比一下清末的洋务运动,不得不承认日本天.皇政权的英明、卓见。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洋务运动时期统治集团的当权者不那么集权谋私,多以国家、民族的兴旺着想,洋务运动的功效就不会如此这般弱小。

此外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他们对于“报恩”的理解,对于天.皇的无限绝对忠诚,就是他们重视报恩的一种表现。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有一种历史负债感,把自己日常的决定和行为都作为报恩,比如努力工作、极端敬业,尊重服从领导上级,都是报答情义的表现。

最后,通过对《菊与刀》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日本的文化和日本民族二元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激发了我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浓厚兴趣,从而去更深入的了解与探索。

篇12: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是一个既让我有点小恨又让我敬佩的国家。小恨源于历史,敬佩在于它的发展。我一直很想要了解,日本人是以怎样一种生物存在的。

选择《菊与刀》,感性的讲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理性分析,是因为“菊”与“刀”的特别代表性,从书名就能看透一二。“菊”,看似柔弱却无比坚韧,凋谢却不掉花瓣,展现了女性的温雅哀怨之美,以及日本人刚毅的精神,菊花也是日本皇家家徽;“刀”,刚硬而冰冷,表现了男人的勇猛,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暴力的象征。“菊”与“刀”双层涵义,象征日本民族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这本书看来许久,终于有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读后感了。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美日交战之时,奉美国政府之命,为了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二战后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本版。

本书共有13章,第1章作者简述了其写作背景、缘由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她以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分析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是这本著作的新颖之处。由于写作背景正处于战争时期,实地考察实在不现实,作者利用图书文献,分析历史事件和统计材料,并从日本的文字宣传或口头宣传的词句中,以及影视作品中追踪其发展。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方式,在出版后遭受了许多人的质疑和讨论。日本学家川岛武宜指出,本书注重“理论分析”,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日本的文化,但是缺乏历史的分析,并且以偏概全,“将日本人作为一个总体考察,这是必要的,但是日本人中也有阶层、职业、地区、知识水平等各种具体的差异”。和辻哲朗认为,作者本书研究的主体更像“日本军人”和“日本军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模式”,我读后也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处于写作目的和战争的需要,作者更偏向于研究日本军人和军事。

著作的第3章、第5—6章、第10章、第11章、第12各章分论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第2章讲述了战争中的日本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即以“精神做食粮”,他们认为战争中的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第4章陈述了日本著名的改革——明治维新,对于本次改革我就不作过多的赘述;第13章,简单阐述了二战后,投降后的日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人觉得咋舌,日本败的干脆利落,但又很快在美国的扶持之下迅速崛起。

从作者的思路来看,日本文化主要包含“等级制”、“军国主义”、“耻文化”,它们贯穿于日本人特性和日本文化的始终。作者从日本的等级制度、恩怨情仇、社会习俗、改革教育谈起,层层深入,启人深思。

01、首先,“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换言之即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之下生存,微观方面来讲,在一个家庭里,老幼地位清晰,男女分工明确。宏观方面来讲,天皇、武士、平民等级分明,天皇作为他们唯一领袖,最高的精神支柱,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这着重要角色。接着,本书注重日军作战之疯狂表现,并且列举了详细的例子。事实上日军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之举,正是日本近代以来军事现代化和军国主义化的产物。日本现代军队分为以长洲藩阀为主力的陆军和以萨摩藩阀为主力的海军,陆军海军军阀为强化自身势力都改造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强化官兵的愚忠和盲目献身精神。也许,对日本军事和军人的分析,这是美国当时最为需要的资料。日本人给人的直观映像是很“懂礼貌”,我挺喜欢逛成都的伊藤,虽然是日本的企业,可是不得不说人家服务做得很到位。我想也许是受“等级制度”的影响,男尊女卑,身份等级分层清楚的缘故吧。

02、再者,本书细细讲述了日本的“恩义情仇”。一是“恩”。日本人认为的“恩”是“债务”,“报恩”是偿还“恩”的过程。“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则是懿行”。日本人还把“恩”分为不同范畴,一种是在数量上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样的“恩”称作“义务”,这样的义务包含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孝道;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忠诚。另一种是在数量相等并须在特定时间偿还的“恩”。

二是“义理”。“义理”是日本所特有的,“义理”不同于“义务”,在“义务”的定义中并没有“不愿意”做的意思,而对“义理”的报答则充满了内心的不快。作者将日本的这种“义理”归为了两类:一是“社会的义理”,即“报答义理”,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履行契约型的关系;另一种是“对名誉的义理”,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作者还指出,当“义理”与“忠”相冲突时,人们可以堂堂正正的选择“义理”。“懂义理”就是终身忠于主君以诚报答,“报答义理”就是把生命献给主君。特此,作者引用了《四十七士物语》中的“四十七士”的故事,展现日本人在“忠”与“义理”矛盾时的抉择。

三是“名誉”。说到“名誉”,是“耻感文化”最明显的表现。日本人认为,只要受到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衡”。武士会为了名誉切腹自杀。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已经深入日本军人的内心,在面对战争时,他们总是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吧。在我看来,日本人的“耻辱文化”就是太重面子,自尊心太强。正如他们的《战阵训》:“生不受俘囚之辱,死不留罪祸之污名”“荣誉就是战斗至死”“他丧失了名誉,对于从前的生活来说,他已经是个‘死人’了”等等。

四是“人情”。现在谈到日本,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美食和桑拿。我不得不说,日本人把肉体的享乐(泡澡)、睡觉、吃饭、浪漫主义的恋爱等都看作是“人情”,我的理解便是“人之常情”。“在日本的哲学中,肉体不是罪恶。享受可能的肉体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不是宇宙中对立的两大势力,这种信条逻辑上导致一个结论,即世界并非善与恶的战场”。由此观之,日本也是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民族。正如他们的日本料理,简单而精致。

在日本文化中,不得不说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认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义理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构成。

03、接着,不得不谈日本的“自我修养”。日本人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这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发扬日本精神,更深层次就是改善自我驾驭生活的能力;二是从佛家的角度讲,他们的目标便是达到“圆熟”,可以达到专心做事的境界。但是日本的佛教信仰并不像我国的佛教信仰“出世不能入世”“八戒”,修行的目的是进入涅槃不在轮回,日本的佛教信仰是追求一种“出世”,深受务实观念影响,他们可以娶妻生子。

04、最后,我想说说日本的教育。鲁思将日本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的人生曲线正好相反”,但是两国都“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在教育安排上,都确保了一个能够在壮年时期尽力参与本国文化的机会。不同在于,“在美国,我们依靠增加壮年期的个人选择自由来保证达到这一目标,;在日本,则依靠最大限度的个人约束个人,尽管这个时期人的体力最强,谋生能力最高,却仍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作者指出,“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训练(修养),能够产生靠自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虽然日本人在最活跃、最有创造性别的壮年时期受到最大的约束,却不是终生受约束,幼年和老年时期则是‘自由的领地’”。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在幼儿和成人两个阶段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看美日的教育理念,再反思中国的教育,“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激励”了多少人,又“耽误”了多少孩子。这不是家长的错、也不是教师的错,是时代的趋势。当你随着孩子天性,成全他的自由和童年时,直到孩子一上学你发现,你的孩子11不会,而“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乘法表了,你家的孩子只会“玩泥巴”,“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舞蹈歌曲”样样精通,你难道不会着急?在我看来,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后果。当我们回过头,看看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那叫一个奋斗史,为了考上好大学到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是,考上上大学后,有多少同学是继续奋发向上的呢?貌似以前“受的苦”,来到大学就要彻底释放,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苦读书的孩子,创新思维哪里去了,综合能力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消失在希望的田野里了”。

这本书,对于日本人的性格,鲁思倒是总结得很到位:“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难怪,在二战战败后,他们作为战败国,败的那么彻底,居然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重新站起来。并不是说,他们忘掉了自己的尊严,忽视了所谓的荣誉和耻辱,而正是因为他们看重这些,才让他们成长如此之快,正所谓“大丈夫,能曲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也许就是他们矛盾的国民性最明显的表现。

通过鲁思,我大概从一个美国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日本。虽然这本书还是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我们要结合著作的背景来思考,也就不难发现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我也不会仅仅凭这本书就断定日本或者日本民族,因为我们看待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应该坚持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如今的日本也许还存在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劣根性”,但是也进步却占主要。他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05、阅读此书,我有两大收获:一是,当我们为了某种目的去了解一个对象时,要全面的去了解,不能够只是孤立的去看待。正如,美国,为了达到自己战胜日本和管控日本的目的,除了研究日本的军事,连他们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民族特性都全方位了解,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日本国民性形成的源头所在。二是,深入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能够更好的了解本民族和本国国情。处于和平年代,少了看得见的战争,却多了看不见的硝烟,因此为了把握竞争的主动权,一定要知己知彼。

也许我们看日本人,他们是矛盾的,可是谁又不是不矛盾的呢?

篇13:菊与刀读后感

如果问及对日本的印象,我想大部分的人会摇头,甚至会有人对此深恶痛绝。从中国当年的屈辱史,到现在日本对钓鱼岛的抢占,都让日本成为中国人心中无解的结。

但日本仅仅是一个残忍,喜爱杀戮的民族吗?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我找到了答案。

“黩武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是本尼狄克特对日本人性格的形容,这种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整个文化。

本尼狄克特女士用菊与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矛盾的两极。“菊”是日本的国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代表着恬淡,高雅。“刀”是日本武家的象征,代表着凶残狠毒,有着暴力倾向。二者结合,正好印证了日本民族的复杂,矛盾的性格。

首先,日本人对于精神崇拜感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他们甚至认为,精神甚至可以超越死亡这一物理事实。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传奇,而是真实的,确确实实的故事。

另外,令人震撼的是,日本等级制度的森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的整个观念中,日本人对等级制是一种信赖,一种基本的信赖。天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即使明治维新,天皇的统治力量更加强大。

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情义”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忠”和“孝”的观念,但是却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是一种内省力量,来调和各种矛盾。但在日本是不接受的。在中国,不仁的帝皇会被百姓反对,因为他不仁。但在日本,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是无条件服从的。具体来说,“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

日本人有恩必报,“报恩”对于他们,不是美德,是义务,是强制性。孩子呱呱坠地,他便有父母的恩要还,有天皇的恩要还。

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茶道,和服,源于我国的文化想象,很好地保存在日本这个民族中。这些,不是就是“菊”的特性吗?

日本民族对天皇的信仰如此深刻,以至于为之而死,为之而战,为之而残酷凶狠,这便是“刀”的特性。

无论是是作为朋友,还是敌人,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去了解的民族。

篇14:菊与刀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菊与刀》这本书,就被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富有洞察力的描述和严谨客观的立场所吸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

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1949年初被译成日文,1949年至1951年,日本几家杂志约请专家举行座谈,对此书进行评论,有的并出版了特集。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菊与刀》的出现,不但通过此书了解日式的文化,也让我感悟一二。相信在很多人眼里,最讨厌的莫过于日本人,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暴行也植根与现今的每一个华人。但又从某个角度佩服与日本人,对外来文明的向往和吸收,贯通与现今日本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日语中的一些名字,如自行车,电话,的读法都是直接音译的,可见当时的拿来主义如此之快。

从江户时代起,和日本内战不断,直到德川家康一统日本。和中国不同,日本的仕阶层,指的是武士。日本武士有着高尚的地位,同时誓死忠诚与各自藩主。没有藩主的武士称之浪人。据《四十七浪人》记载,浪人为了替自己死去的藩主报仇而杀死自己的妻儿也是可能的事情。在西方国家也包括中国人也看不明白的表象下,其深层次的体现出日本人对“情意”的理解。

但同样又是二战败后的日本,反而兴高采烈的欢迎战胜国美国下榻自己的国土,其欢迎程度好像是日本来了一批美国暴发户旅游一样。

中国和日本都有着一言道不尽文化背景,但影响我最深的还是日本快速发展中其文化的张力,在日本也有闭关锁国的时期,美国用战舰敲开了日本国门,但当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火,很快日本就打开的国门,用一种欢迎的态度去接受,开始了国家间的通商,当时的西方工业化使得日本望尘莫及,日本人开始从这一刻起,从师从中国开始师从西洋。一切都发展的如此之快,工业西化,生活方式西化,文化西化。这样的速度也一度冲击的传统文化。甚至有的传统文化一度明令禁止,如相扑等被西方国家认为是丑陋的极近的活动。当日本一切与西洋相同时,日本还是原来的日本么?日本人的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是否还具有意义,日本是否继续一味的仿西。人们提出的质疑。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容,是日本人又提出新的观点。

谓日本之诡异,在美国全力以赴与之作战的敌人当中,日本人是最让人感到费解的对手。

西方国家认为,即使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但在日本人眼里却没有这些概念。

谓日本之强大,其可称为亚洲历史上最好学的民族。文化中包学历中国儒家哲学,工商业集西方之大成。直到世界500强企业里有67家日本企业,足足比中国多了一半多。

希望今后能去日本,不为别的,就是想去哪里感受一下风土人情,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民族。

篇15:《菊与刀》读后感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就有很多想要说到的,但是为了不影响节奏,都将想法埋藏在了心底。现在来看,也只有大概了。

这本书,读到前面部分的时候,其实我是觉得没多大意思的。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不能够说对日本有多么深刻的了解。所以,作者前文写的内容更像是在科普,而我却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反驳、指正。但是到了后面讲到修为、教育的时候,更多地和我国的情况产生了一些共鸣,读来兴趣骤增。就全书来看,确实有逻辑不通、前后矛盾、引证谬误等问题存在,主要归结于缺乏田野调查和作者本人立场所致。

我不知道这本书究竟对战后的对日政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我认为,日本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所获审判并不能够告慰众多因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而惨死的冤魂。日本在其战败后表现出的180度大转变,不过是其隐忍性格的表现,却背叛了自己不堪受辱的民族性格。看今日日本,所作所为多像隐忍之后准备报复。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值得密切关注。还是那句话,提高警惕,居安思危,切莫让历史悲剧重演。

篇16:《菊与刀》读后感

今天完整读完了《菊与刀》。加入了读书群以后的确对我读书有督促作用。看到这个月没有倡议每个人交书目和读书笔记,不过我还是打算完成一下作业。

书的附录有关这本书的学界评论说到:“综观各种评论,大体可以说: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评论者对此书评价很高,从哲学、历史学角度评论者则有根本性的质疑和困惑。撇开具体问题不说,就根本性质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人类学这个新兴学科的看法问题。实际情况表明: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民族、文化问题日益突出,文化人类学日益发展。《菊与刀》这本书也一直畅销。在日本,有统计说:这本书的日译本自1948年出版后至,48年间重印超过100次,印数超过230万册,如按日本人口平均,40多人就拥有一册。在美国,《领袖周刊》有文章把这本书列为领袖必读的100本名著中的第71本。”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女学者,为了当时二战后美国社会研究日本的需要,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和访谈战俘以及在美国的日裔写成了这样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令人赞叹!

日本和我们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直想好好了解和学习日本,小时候最初有关日本比较深刻的印象大概来自《血疑》,后来还有一部当时电视上播的日剧我记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说一个女孩没有听力但是却打乒乓球的,而记不清是不是同一部剧,有个女孩练习钢琴,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经常练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革命》,那似乎是对我钢琴曲的启蒙,我第一个喜欢的音乐家也是肖邦。后来看了几部日本的文学作品,村上春树――抱歉对他的小说却印象不深,我印象稍微更深一些的是渡边淳一的几本书。这些年工作的原因当然对日本的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包括文化根基的兴趣与日俱增,今年初终于第一次到了日本。说实话,非常喜欢日本,离得也近,准备以后多去。

《菊与刀》以前在几个书店翻看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出差回来在深圳机场翻看了一些,1月从日本回来买了一本纸质书开始读。认真读来发现这是一本稍微有些枯燥的比较学术的著作,但是作者对日本社会从历史和当代社会义理习俗的角度对日本社会的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等等方面做了分析阐述,对于了解日本的历史,社会文化基础,更好的理解日本非常有启发。当然日本学者的评论也说,作者提到的很多都是二战前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和家庭的一些习俗和事例,并且采访的社会层面有限,从二战到现在,尤其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代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菊与刀》仍然获得本文开始引用到的那么高的评价,可见读来对了解和理解日本社会仍然很重要,我也受益匪浅。

篇17: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的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抽空写一点东西,大家就当杂文来看看,毕竟我对这本书也只浅尝辄止。

以一个外国社会学家的角度,从日本的道德精神、社会制度以及结构、文化传承的、个人价值体系的层面客观、立体的呈现出当时的日本,让冲动之余的我们对日本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在理性的同时之余多了一份尊崇。

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日本是具有双重性格的名族。刀是武士道精神额象征,代表了着好战、忠诚、名誉,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代表了的是美。二者象征着日本的双重性格: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和善,既好斗又文雅。有菊花而无刀,是陶渊明式的隐士的事情,书生的菊花,契合了东方人追求澄澈、淡泊的品质;但若仅仅有刀而无菊花,则显得强蛮与野性了。菊花与刀,是一种重复的修炼、互补的涵养。

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精神价值取向,他们崇尚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物质虽然是必须的,但它是次要的、暂时的。大炮和军舰只是精神的外在表现,他们鼓励士兵说:“我们的身体越是沉重,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精神就越能凌驾于肉体之上。这场战争不是军备与军备的较量,而是美国人对物质的信仰同日本人对精神的信仰之间的决斗“日本人相信精神能战胜一切,这一点深入到他们对外的战争以及对内的国民管理中。此外,战争中日本人经常说安全感与士气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当遇到麻烦时,日本人对其国民的照例交待是说这是早已预知的,所以丝毫不必担心。这样似乎告诉国民,我们居住在一个可预知的"世界下,任何事情都是我们预先知道的。这样的说法便给了日本国民一种安心感,使他们可以很淡定的面对一切。其实我感觉这一方面也是在说日本人强调精神上战胜一切。他们通过培养精神以鼓励民众和士兵,让他们充满希望无所畏惧。

此外,日本人继承了中国的儒家和佛教思想,崇尚“忠孝礼义廉耻”,他们同时也把社会等级化,要求各等级内的人要“各安本分”,不同的人要对自己的上级或者父辈尽忠尽孝,并且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在在这种环境下,日本人学会了去克制,学会去严于律己的去做事情,并且在其中自我修炼,得到精神的升华。这些方面日本人做的比任何名族都要好,甚至超越中国。。。。

不管怎么说,武士道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了这个国家,虽然在明治维新差点覆灭,演变成后来的军国主义,但温文尔雅、自强不息、严于律己的武士精神让这个名族变得强大而可怕。

突然越写越多,感觉这是总结不完的。。。。总得来说日本人虽然有龌蹉的一面,但他们优雅的一面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做不到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对他们嗤之以鼻,相反我们应该去反省自己。中国从一个文化大国传遍成了一个娱乐大国,新的一代丧失了信仰和精神,何其的可悲。

篇18: 《菊与刀》读后感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菊象征着文人品格中,清淡高雅,无世无争的气节。在日本,菊是皇室家微,也同时代表了日本民族性格中淡定、儒雅、谦和、自律的一面。刀则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在武士的眼中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

我今天只谈日本民族性格中积极的一面:自律。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叫自我修行,自我克制。它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提高个人能力,锻炼意志,学会做人。在自律的过程中,既有最开始的难以忍受,又有最后的乐趣,进而让个人的才能与成就更上一层楼。

纵观中国,我们虽然经历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发达。许多方面可以和西方媲美,但还缺乏文明和铁序,以及日本式的自律。日本的自律全世界有名,他们遵守规定是天经地义的事,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有一个笑话生动地说明了中日驾车者的区别:在一个有1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中,如果美国人停车只能停80辆,因为他们的车太大;日本人却能停110辆,因为他们会利用空间;换了中国人只能停两辆――一辆堵在进口,一辆堵在出口!

就拿排队这事来说吧,日本人从小到大都是规规矩矩地排队,绝不会有人上前插队,因为那会令人非常不齿。在公众场合时,日本人会观察周围的环境,更多地想到别人以及别人的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做妨碍别人只舒适自己的事。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反观我们似乎从小就学会了插队,每天都在上演着。经常有同学向我抱怨:别人插了我的队。我只轻轻地告诉他:你能排队,而且坚持着,说明你很自律,长此以往,你的自律会让你踏上更宽广的人生路!

再说垃圾分类,日本人将垃圾分类做到极致了!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的教下一代的。从小教育,从小坚持,习惯成自然,养成了一生的自律。由于我国条件及现状限制,我们做不到那么完美。但至少可以做到:纸、塑料瓶的回收。也许你不缺卖旧纸的钱,但至少可以让这件事做得有点温度:把要丢弃的旧纸放整齐捆好,不要让它与其它垃圾混在一起,方便他人的回收利用。这学期在我班,我放了一个蛇皮袋,用来回收旧纸,半学期下来也装有大半袋了。它不值几个钱,但从中我们收获了自律。如果这样的自律能更多的放在学习和纪律上,那么我们将走得更远!

有人说:“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愿我们都能够自律,以攀登到人生的高峰。这样的人生天下无敌!

篇19: 菊与刀读后感

菊花温文尔雅,恬静自然,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生硬暴力,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采用两个对比如此鲜明的名词命名,也正说明日本文化的矛盾性。译者在序中举例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

日本作为中国隔海相望的老邻居,无论是甲午战争到9・18事变,亦或是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都让日本同血腥、残暴等贬义词一起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现,可以总结出日本的矛盾性格有这几个原因: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情义观念“和”羞耻观“,以及日本社会是如何训练、培养和继承这些民族特性,并在社会生活和国际斗争中加以运用的。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等级制度可谓是异常重要。并且相比于中国来说,在封建时期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要严格得多。在中国,科举考试成为了从一届平民到行政官员的桥梁,但在日本,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通过世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在四个世袭等级之下的贱民大多从事各种污秽职业,不被人们当做人来看待,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后代也将从事这样的职业。

日本家庭得很看重辈分,提倡”父权“至上。其他人必须绝对服从长者的主持。对于日本人而言,长子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除此之外,性别也与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日本崇尚”男尊女卑“,”夫权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便显得格外底下。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同日本文化的等级制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们不得不无条件的服从比自己权利高的人,心中仍然存在这突破牢笼的野心,而又对制度无可奈何。

作者将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据说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在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残暴和屠杀,表现出他们没有罪恶感,他们战败不愿投降而宁可自杀,便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俘虏是一种耻辱。

在日本的文化中,”情义“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人把”知恩图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他们看来,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有两种恩情却是他们必须报答而无法回报完毕的: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T皇的栽培之恩,即”忠"。

从古至今,日本多次引进中国文化,但日本人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忠孝恩情义的文化。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情义观念以及近代日本发展的如此迅速,确实存在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了解日本这一国家。

★ 菊与刀读后感

★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以上

★ 《第三种爱情》读后感作业

★ 《青铜葵花》读后感作业

★ 写菊花的优秀作文

★ 木菊花的优秀作文

★ 动漫没有作业优秀范文

★ 作业优秀作文500字

★ 优秀作业展评观后感

★ 《我与地坛》读后感优秀精选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