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功效宣称新问题不容忽视

来源: 中国医药报2023-06-09 00:42:44
  

点评

功效是化妆品的核心卖点。而卖点跟“宣称”亦紧密联系,是产品营销推广的主要内容之一。自化妆品功效宣称相关政策施行以来,虚假、夸大宣称功效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由任性到有序,再到长效治理。虽然有些企业在成本等方面吃点“苦头”,但良性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既是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

化妆品新规为功效宣称能说什么、应该怎么说立了规矩,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解决。中文博大精深,一些新概念到底是新概念还是伪概念,一些似是而非的功效宣称如何理解和认定,一些评价方法和技术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功效,都存在模糊地带,亟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厘清和明确。


(资料图片)

在监管过程中,也需要平衡“紧”与“松”、“严”与“宽”的关系。监管收紧、从严管理对产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虽然会经历阵痛,但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关企业面临的资金、时间、人力等成本上涨的实际困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同样需要重视。

□ 郭强

近年来,消费者对功效化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庞大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布局相关领域。但与此同时化妆品“成分党”“功效党”相继崛起,虚假宣传等乱象也有出现。

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法规出台(详见下表),化妆品行业进入功效评价时代,化妆品功效宣称趋于规范。但随着相关政策正式实施,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趋势。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监测发现,目前化妆品功效宣称在产品合规性、新功效界定、检验检测能力等方面仍有诸多隐患,需要加以重视和研究。

仍有企业“顶风作案”

中新经纬发表《雅漾活泉水广告违法收罚单》一文称,2022年1月28日,雅漾因在活泉水微博广告中宣称产品具有舒缓、抗炎、抗刺激功效,违反化妆品严禁涉医宣称的规定,被罚款10万元。

中国经济网发表《丰添洗发液违法发布广告被罚 用医疗用语虚假宣传》一文称,丰添洗发液生产企业在其旗舰店“防脱发洗发液”页面宣称该产品“增发密发”“促进头发生长”,但无法提供产品促进头发生长的真实有效依据;同时“生发”是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上述行为涉嫌使用医疗用语虚假宣传,被罚款11万元。

界面新闻发表《霸王因虚假宣传被罚60万元,涉及洁面乳、洗手液品类》一文称,2022年7月28日,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60万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在微信小程序上销售的本草堂红润焕采滢亮礼盒和红润焕采洁面乳属于普通化妆品,不具有其宣称的“亮肤白皙”“改善暗黄”等功能。

微信公众号“化妆品观察”发表《首例!因377被罚》一文称,2022年3月20日,一份显示为“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文件流出。该文件披露,某贸易有限公司在普通化妆品广告宣传中使用了“377”“靓白”等宣称美白功效的用语。经查,上述产品为进口普通化妆品,其在网页中宣称的内容为虚假内容,产品不具有美白功效,相关企业因此被罚款3万元。这或是首例公开的与“377”有关的处罚案例。作为一款化妆品原料,“377”通常直接指向产品的美白功能,在使用目的上具有唯一性。此前,很多普通化妆品会宣称添加了“377”或直接将“377”用作商品名称,以此突出美白的功效卖点,迎合消费者对美白成分和功效的追捧。

《大河健康报》刊发《“孕妇化妆品”走俏 可能是在炒概念》一文称,按照《条例》的分类标准,孕妇化妆品属于新功效,宣称“孕妇适用”“孕妇专用”的产品都不能按普通化妆品备案,应按特殊化妆品进行注册。该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孕妇专用”化妆品发现,一款“专为孕期女性研发”的化妆品,其商品详情页却赫然显示产品按普通化妆品备案。

部分产品打“擦边球”

在化妆品功效宣称相关规定出台前,已有打“擦边球”现象。环球网发表《因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 雅诗兰黛被罚超238万元》一文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2019年10月至12月19日期间,为推广特润修护肌透精华露产品,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通过多个渠道对外发布主要内容为“年轻指数+77%”和“柔润+17%平滑+20%透亮+15%”等宣传产品功效的视频或者平面广告。后查明,上述广告内容系基于当事人委托第三方测试实验室出具的临床报告。经核实临床报告,上述广告中所宣传的功效,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样本、在一定限制条件下、配合使用防晒产品而取得的研究数据,且当事人以皮肤代谢产物种类数恢复的片面指标指代“年轻”的整体概念。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论证并走访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查明,皮肤代谢产物种类数的恢复并不等同于皮肤年轻程度的提升,且受试样本的年龄对皮肤代谢产物、柔润程度、平滑程度、光彩透亮程度等有较大影响,年龄越大,皮肤状态改善效果越明显。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处广告费用一倍罚款,计238.16万元。

微信公众号“青眼”发表《注意!这13种备案被驳回了》一文称,2022年8月,名为“宋学伟”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多起化妆品备案被驳回的案例,引起行业广泛关注。经梳理,发现共有13个案例,包括标签出现“白”“护眼”等字眼,以及功效摘要不全、原料报送码不全等多种情况。其中,普通化妆品含有“嫩白”“透白”等宣称,是典型的“擦边球”行为;“护眼”属于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企业用这些词去备案,属于低级错误或是明知故犯。

部分新功效界定存争议

《中国医药报》刊发《“抗糖化”化妆品真的能抗衰老吗?》一文称,随着“抗糖化”这一理念的兴起,出现了使用“抗糖化”护肤品对抗皮肤衰老、暗黄的说法。《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未收载化妆品“抗糖化”的人体功效检验方法,目前业内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抗糖化”功效评价标准,原料及化妆品对皮肤是否真正具有“抗糖化”功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微信公众号“青眼”发表《“排浊”化妆品,新功效还是新噱头?》一文称,上海美容博览会上出现了一些宣称“排浊”功效的产品,而“排浊”并未列入已知功效宣称中。此外,舒肤佳痘肌洁护洋甘菊洁面沐浴露的祛痘功能也曾在行业内引起热议。该款沐浴露在包装瓶以及天猫产品详情页面宣传可以“排浊”。目前,“排浊”不在《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涉及的26项功效类别中。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排浊”事实上与清洁无异,品牌以“排浊”为宣称,更多是想吸引消费者注意。此外,“排浊”如果暗示能够排除身体里的“浊气”,涉及中医相关概念,可能涉嫌夸大宣称。

企业资金、时间、人力成本增加

《中国医药报》刊发《化妆品功效评价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一文称,在政策推动下,化妆品企业争相开展功效评价,但一些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如排队预约时间长、功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功效评价方法设计不合理等。《规范》出台后,由于检测需求量增加,化妆品企业功效评价排队成为常态,影响了产品上市进程。此外,除对产品起效机制的认知不同外,检测人员水平、行业经验、对配方认知等因素也会影响检测标准、方法的选择,最终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少化妆品企业反映,由于检测标准不统一,在功效评价过程中还存在检测结果有偏差,导致产品上市进度放缓等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发布更多功效评价标准、方法;特别是一些热门功效宣称的评价指标,定好标准、立好规矩,让企业少走弯路,更好地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

微信公众号“青眼”发表《化妆品企业这项成本上涨近百倍!》《第一波“功效”化妆品来了!》《化妆品功效评价,志愿者不够用了!》等文章称,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就备案而言,单个产品成本较以前增加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化妆品备案费用成本大幅上涨的同时,时间成本的增加也不可忽视。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为了加快新品上市速度,往往会在研发一款新品的同时用3~5个配方进行研发和功效验证,哪个配方验证成功,就用哪个备案。由此可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基础也至关重要。另外,多家化妆品检测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者招募已成为化妆品功效检验检测领域的一大难题。根据功效测试的试验章程,受试者近3个月内不得参加同类试验,所以越到后期,受试者越难招募,尤其是敏感肌、痘痘肌人群。

《中国商报》刊发《彩妆也打“功效”牌 化妆品企业追求“量化指标”》一文称,一些过去并不注重功效宣传的彩妆产品也进入到检测行列。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连彩妆产品也需有一两份检测报告“傍身”,化妆品功效检测报告和检测项目的数量或成企业追逐热点,从而“以量取胜”。

界面新闻发表《化妆品行业的“人才荒”有何解法?》一文称,与对人才数量需求的增加相比,对人才从业资质的高要求进一步加剧目前化妆品行业的“人才荒”。检验检测等第三方配套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企业本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更加巨大的缺口。面对激烈的人才争夺,企业的“手”不仅伸到了人才市场,而且不断向“产学研”延伸,直接与大学合作进行定向委培越来越流行。

微信公众号“C2CC新传媒”发表《从飞检到新规,化妆品监管拳拳到肉》一文称,《条例》实施后,碍于成本,许多品牌都尽量避免研发美白、祛斑、防脱等检验周期长、要求高的功效产品,转头研发基础保湿、修护等功效产品。

检测市场鱼龙混杂

《北京商报》刊发《化妆品检验机构戴紧箍》一文称,在业内人士看来,功效评价背后的高利润成为市场繁荣的影响因素之一。利润高、需求大,“浑水摸鱼”者不少。一些没有资质却宣称可做功效评价的机构不在少数。该报记者询问青岛江河检测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其表示可以出具各种化妆品功效检测报告。但记者查询发现,该公司并没有取得相关资质,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检验机构的规范,抬高了行业门槛,是提高检验机构整体素质、杜绝假冒伪劣行为的基础。随着检验机构被规范,势必会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规范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微信公众号“化妆品观察”发表《重拳!检测行业将迎大清洗》一文称,化妆品检验检测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乱象,比如检验机构评价方法五花八门、虚假检测报告泛滥成灾、收费参差不齐等。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