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报道:四川成都市武侯区中央花园的一个万人小区欲「自拆自建」。
从2018年提出,到现今已经过去五年,虽然99%的业主同意重建,但始终未能获得审批通过。2020年4月在成都发布《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办法》,当时业主以为看到希望了,因为《通报》中对拆旧建提出的要求是达到“96%”。但到最后依然还是需要达到100%。
小区都已经快成为危楼了,都不能「自拆自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利益!
利益没有分配好,项目自然也就推动不了。
关于老旧小区重建,大家都知道有法律条款支持。
以前物权法也有约定:按份共有的2/3以上共有人同意,就有权处分财产。
然而,现在整个小区达到99%的同意率,为何都不能自拆自建呢?
这里面当然有问题。
1%的业主不同意就不能拆吗?
根据司法原则,房屋是土地的附属物。
主物权与从属物权的关系来判断,房屋是需要随地走的。所以,土地的处理原则可以作为房屋的处理原则。
超过2/3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在均衡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角度,1%的业主是不能反对重建的。
或者说,即使反对也没用。
在城市里搞小区改造,由开发商牵头旧改,就属于“城市更新”,由小区业主自拆自建,则归“集资建房”的范畴。
相对于开发商来做的城市更新而言,自行组织的集资建房需要缴纳的行政费用是低很多的。即使同样需要向政府补交土地出让金,也比城市更新来得便宜。
按照当前小区市场价2万一平而言,哪怕重建的建筑成本达到4000元一平,都是非常划算的。
是不是很奇怪,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依然无法开展自拆自建?
其实提出反对的背后,才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隐藏在容积率中的巨大利益
这种所在城市的第一批小区,以当前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就可以推断出小区所属片区的人口密度级别。
不出意外的话,属于一级人口密度区域。
也就是说,一旦小区重建,几乎铁定可以获得增加容积率指标。
假设:小区占地一万平,多获得1.0的容积率的话,就可以多建1万平米的住宅。
按照市场价值,这里是2个亿的额外增值!
那么问题来了:谁不想占有这部分多出来的利润呢?
可能你会说,很简单啊,按各自原来持有的面积占比来分配,不就可以公平解决了?
事实只会走向反面,在非合作博弈下,谁都想拿得更多。一定会有人想通过反对,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
或者再问一句:这1%反对的业主,背后是谁?或者在代表谁?
其实哪怕最终100%的业主同意自拆自建,项目在相关审批部门也不会那么容易通过的。
原因嘛,自己联想联想一下吧。
会不会因为项目没有给出“参与集资”的条件呢?
为什么要有开发商来搞旧城改造?为什么基本都没有过自拆自建的先例?
因为开发商是中间最好的“利益调和者”啊!
话只能说到这里了。
懂的都懂吧。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