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琅邪,亦作“ 琅琊 ”,亦作“琅(王字边加郎)琊”,读作láng yá。
2、有四义: 1.山名。
3、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
(资料图片)
4、《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
5、”《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 ,大乐之,留三月。
6、” 2.山名。
7、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8、 西晋 伐 吴 , 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
9、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邪 也。
10、” 清 黄景仁 《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琅琊 ,翠色披满襟。
11、” 3.指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
12、《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钜海,南有 琅邪 。
13、”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 琅邪 ,台名也,在 渤海 间。
14、” 4.指 秦 琅琊 刻石。
15、 金松岑 《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16、” 你问的东晋的王家也就是王羲之的家族,既可以写为琅邪王家,也可以写为琅琊王家,是上述四个义项的第二义项。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