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潼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来源: 互联网2023-09-01 09:08:4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潼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这8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题潼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的文章。

篇1:《题潼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潼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潼关楼


(资料图片)

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释】

1、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隋唐以后简称“辅”。

3、华阴: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西距西安120公里,东距洛阳230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

⑴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2分)

⑵“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⑶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⑴写客行之中匆匆登楼,点题;引出下面登高所见的景象描写。

⑵运用拟人、夸张、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潼关地势的险要。

⑶赞美潼关一带山河壮丽,感叹潼关的地势险要;表达浓郁的思乡愁绪,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忧。

【参考译文】

雨过天晴,我这匆匆赶路的游子巧遇此楼,乘马歇脚之际,我登上了这座靠近渡水的关楼。周围山势雄伟,保护着京畿的三辅之地;关口险要,扼守着通往九州要道。广阔的平川由此向陕州之路通去,滚滚黄河环绕着华阴一路奔流。夕阳西下,凭栏远眺,一片风烟迷离,我这漂泊万里之人顿感无限忧愁。

赏析:

崔颢向以使李白也为之叹服的《黄鹤楼》诗著名。如果说《黄鹤楼》诗是以日暮思归的真挚乡思动人心魄的话,那么这首《题潼关楼》则是对雄伟山川的赞叹和由此产生的广远深沉的忧虑,表现出崔颢诗歌风格的另一方面。

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两句说明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别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公元前1(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南以西。这里的“三辅”,指唐代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两句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划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川”即平野。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陕路”即陕州之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河”即黄河,在古潼关北面,黄河之水由北而南向华阴县流来,然后在潼关和对面的风陵渡之间,忽然折向东,滚滚流去,卷起滔滔洪波。一个“绕”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了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诗人还通过“三辅”、“九州”、川原、河流,将潼关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造成一种壮阔宏大之势,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最后一联,诗人融情于景,“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觉已晚,黄河之上、群山之中渐渐升起了暮霭,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显得一片苍凉。触动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愁”字包含着浓郁的乡思,因为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是在“客行”,行役之人时值“向晚”,产生思乡之念,但这里的“愁”,又不仅仅是乡思。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作者自然也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都已经清楚地显露出来,诗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殷忧。因此,作者在潼关楼上的“愁”,深沉而复杂。

这首诗气象雄浑,意境悲凉,与《黄鹤楼》相比,格律上更加严谨工整,手法上显得含蓄蕴藉,别具一种深沉凝重的风格。

崔颢

(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篇2:题潼关楼阅读题含答案

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释】

1、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隋唐以后简称“辅”。

3、华阴: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西距西安120公里,东距洛阳230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

⑴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2分)

⑵“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⑶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⑴写客行之中匆匆登楼,点题;引出下面登高所见的景象描写。

⑵运用拟人、夸张、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潼关地势的险要。

⑶赞美潼关一带山河壮丽,感叹潼关的地势险要;表达浓郁的思乡愁绪,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忧。

【参考译文】

雨过天晴,我这匆匆赶路的游子巧遇此楼,乘马歇脚之际,我登上了这座靠近渡水的关楼。周围山势雄伟,保护着京畿的三辅之地;关口险要,扼守着通往九州要道。广阔的平川由此向陕州之路通去,滚滚黄河环绕着华阴一路奔流。夕阳西下,凭栏远眺,一片风烟迷离,我这漂泊万里之人顿感无限忧愁。

篇3:题潼关楼,题潼关楼崔颢,题潼关楼的意思,题潼关楼赏析

题潼关楼,题潼关楼崔颢,题潼关楼的意思,题潼关楼赏析 -诗词大全

题潼关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篇4:《题潼关楼》崔颢唐诗鉴赏

题潼关楼

崔颢

客行逢雨霁,

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

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

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

风烟万里愁。

篇5:《题潼关楼》崔颢唐诗鉴赏

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两句说明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别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武帝太初元年(前 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南以西。这里的“三辅”,指唐代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

“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两句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划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川”即平野。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

“陕路”即陕州之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河”即黄河,在古潼关北面,黄河之水由北而南向华阴县流来,然后在潼关和对面的风陵渡之间,忽然折向东,滚滚流去,卷起滔滔洪波。一个“绕”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了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诗人还通过“三辅”、“九州”、川原、河流,将潼关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造成一种壮阔宏大之势,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最后一联,诗人融情于景,“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觉已晚,黄河之上、群山之中渐渐升起了暮霭,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显得一片苍凉。触动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愁”字显然包含着浓郁的乡思,因为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是在“客行”,行役之人时值 “向晚”,产生思乡之念,但这里的“愁”,显然又不仅仅是乡思。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作者自然也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都已经清楚地显露出来,诗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殷忧。因此,作者在潼关楼上的“愁”,深沉而复杂。

这首诗格律严谨工整,气象雄浑,意境悲凉。手法上含蓄蕴藉,风格深沉凝重。

篇6:《题潼关楼》崔颢唐诗鉴赏

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两句说明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别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武帝太初元年(前 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南以西。这里的“三辅”,指唐代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

“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两句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划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川”即平野。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

“陕路”即陕州之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河”即黄河,在古潼关北面,黄河之水由北而南向华阴县流来,然后在潼关和对面的风陵渡之间,忽然折向东,滚滚流去,卷起滔滔洪波。一个“绕”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了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诗人还通过“三辅”、“九州”、川原、河流,将潼关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造成一种壮阔宏大之势,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最后一联,诗人融情于景,“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觉已晚,黄河之上、群山之中渐渐升起了暮霭,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显得一片苍凉。触动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愁”字显然包含着浓郁的乡思,因为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是在“客行”,行役之人时值 “向晚”,产生思乡之念,但这里的“愁”,显然又不仅仅是乡思。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作者自然也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都已经清楚地显露出来,诗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殷忧。因此,作者在潼关楼上的“愁”,深沉而复杂。

这首诗格律严谨工整,气象雄浑,意境悲凉。手法上含蓄蕴藉,风格深沉凝重。

作者简介

崔颢(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颇令折服。开元(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崔颢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生平】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篇7:题红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红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红叶

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诗中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着痕迹慨叹流年似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和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的诗句是: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2)诗中用折射手法,托物寄意,表达诗人对自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冲破攀笼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3)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宫女不甘寂寞,借红叶传情,传达自己向往人间生活的愿望,后人常用“红叶题诗”喻男女奇缘。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委婉、含蓄。

译文:

流动的河水为何急急流去,我在深深的皇宫里整日清闲空虚。

感谢勤劳的红叶,好让它带着我的空虚流到宫外人们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从诗的"内容看,很像宫人的口吻。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

篇8:偶题朱熹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这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所创作的组诗作品。

原文:

偶题三首

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

偶题三首字词解释:

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堆:一大堆,这里指团团。

②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

③擘开:冲开。

④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⑤萦回:徘徊荡漾。

⑥筇(qió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

偶题三首翻译:

【其一】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其二】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其三】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偶题三首阅读答案:

试题: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答案:

(1)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2)B

偶题三首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了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偶题三首赏析:

朱熹的《偶题三首》约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这《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个人资料: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相关推荐:

偶题 杜甫_偶题赏析

偶题 温庭筠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题答案及翻译赏析

★ 《题玉泉溪》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望远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女冠子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 忆秦娥范成大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旅次朔方》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题墨葡萄诗阅读答案-题墨葡萄诗翻译

★ 江南春寇准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 破阵子晏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

★ 《强弩之末》阅读翻译及答案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