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近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展览内容和观众意见,对“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的文物展品进一步丰富,新增隋代白瓷罐、唐代三彩七星盘、唐代带字板瓦等20余件文物提升展陈效果,力求更好讲述大运河的故事。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近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展览内容和观众意见,对“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的文物展品进一步丰富,新增隋代白瓷罐、唐代三彩七星盘、唐代带字板瓦等20余件文物提升展陈效果,力求更好讲述大运河的故事。
这些走出库房的文物,有哪些特别之处?记者带您看一看。
●唐代四出草叶莲花方砖
这块方砖出土自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长和宽均约36.5厘米,厚约7厘米。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展出有隋唐时期的瓦当、板瓦、脊饰等多种建筑构件,这块方砖为游客了解当时的建筑又打开一扇窗口。
细看砖面浮雕,可以发现上面均匀分布着若干小方格,方格内的纹饰如一片片有规律的草叶。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唐代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阶段,因为官方主持的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数量较多,因而遗存各种建材较多。以唐砖为例,大致可以分为纹饰砖、素面砖、铭文砖三个大类,花卉纹、莲花纹方砖一般比较精美,多出土于大型宫殿遗址。
●唐代带字板瓦
此次新增的文物中,还有一件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出土的唐代带字板瓦,它残长20.5厘米、残宽19厘米、厚1.5厘米。板瓦正面可以看到一个磨角的长方形印戳,约长6.1厘米、宽3.3厘米,上面隐约可辨“贡内”“官瓦”等字样。这类带字的板瓦常出自宫城区,据文献记载,这是为保证皇家工程质量的一种举措,即在砖瓦上刻上制作者、建筑者或监工的名字,出了问题,严查相关责任人。
[1] [2] 下一页 尾页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