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晶振产品被誉为电子产品的 “心脏”,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元器件,其性能与供应安全对产业链影响深远。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与行业周期影响,全球石英晶体元器件市场经历短暂调整。2022-2023 年度,受宏观经济及行业周期性及市场需求的疲软等因素影响,鸿星科技和泰晶科技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业绩承压。
2024 年以来,随着下游需求复苏、技术升级加速及国产替代深化,行业回暖动能逐步显现。从消费电子的温和复苏到 5G 基站的持续扩容,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浪潮到 AI、光通信等新兴领域的爆发,多重利好交织下,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以鸿星科技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产能布局,有望在这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行业前景广阔打开增长极,国产替代持续加速
电子元器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是支撑工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其应用已渗透至全工业领域,处于产业链中部,连接上游电子材料、设备与下游电子整机,技术先进程度、供应链稳定性及生产规模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当前,电子元器件领域已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发达国家纷纷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也将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已建立起全球产销规模最大、门类齐全、产业链初步完善的工业体系。
全球及中国大陆地区石英晶振市场规模情况
注:数据来源:QYResearch
根据QYResearch数据,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影响,终端市场需求存压,行业进入去库存阶段,2022年和2023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地区石英晶振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4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地区石英晶振市场规模分别为36.52亿美元和9.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3%和14.85%,石英晶振市场规模重回增长轨道;预计全球2030年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67.33亿美元,2025到2030年市场复合增长率为9.82%。石英晶振市场规模较大,未来市场需求增长趋势良好。
同时,随着中国大陆厂商在中高端晶振技术和产品研发上追赶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中高端石英晶振市场的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中国大陆地区厂商的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头部企业率先发力布局
2021 年 1 月 29 日,工信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在总体目标中明确要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为我国石英晶振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游需求方面,国内 5G 通信、可穿戴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催生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应用场景,终端设备数量大幅增加,为石英晶体元器件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发展迅速,已逐步承接日本产业转移,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根据 QYResearch 统计,2023 年中国大陆地区石英晶体元器件产量占全球的 28.79%,产业规模效应初显。
根据 QYResearch 数据,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3 年全球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的标杆企业呈现显著的区域特征:中国台湾地区的台湾晶技则独树一帜,2023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日本厂商凭借技术积累与自动化优势占据中高端市场主导地位,以 Seiko Epson、NDK、KCD等企业为代表,占据前十的几个席位;中国大陆厂商中,泰晶科技排名全球第八,鸿星科技排名全球第九。
作为深耕行业三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鸿星科技 2023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 3.08%,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三,主要产品SMD 晶体谐振器的最小尺寸为1008、SPXO晶体振荡器的最小尺寸为2016。公司实现了超高频产品量产,在微尺寸、超高精度、宽温化谐振器产品以及微尺寸振荡器产品上处于行业一流水平。
在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竞争格局中,鸿星科技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与战略布局,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相较同行业上市公司,鸿星科技净利润规模领先明显,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与经营韧性,彰显头部企业突出竞争实力。
2024 年以来,随着电子产业去库存基本完成,终端需求触底复苏,电子产业景气度复苏,带动晶振行业回暖。在全球晶振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叠加国产替代浪潮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以鸿星科技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产能布局,在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下游需求持续扩容与技术迭代深化,行业头部企业将共同受益于国产替代与新兴产业增长红利,推动我国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