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真旨·审查真伪章第二十五

来源: 个人图书馆-猪王小屋2023-08-01 18:14:19
  


(相关资料图)

审查真伪章第二十五

(审查真伪,必得其理且行而有验也。)

狸犬守鼠,鸟雀畏鹯。各得其性,何敢有声。(性,生也。狸犬守鼠不敢有声,欲捕鼠得其生也。鸟雀畏鹯不敢有声,欲逃其生也。两者各有其功,不得其理,难为妄言。“狸犬守鼠”四句原在上章篇末,义有不洽,应移至此章篇首为宜。此喻引出后文“不得其理,难为妄言”之言。)不得其理,难为妄言。(难,拒也。《尚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此句讲明审查道之真伪的原则:不得其理,拒绝妄加议论。)

竭殚家产,妻子饥贫。(沉迷丹道之谬者。)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讫,终也。谐,《广雅》耦也。遇,见也。终不能得见大道与道相耦。)希有能成。广求名药,与道乖殊。

(此段反对当时士人阶层不得大道而又沉迷于丹道的行为。)

如审遭逢,(如,通作而。《汉书·五行志》引《左传》:“星陨如雨。”其注云:“如,而也,星陨而且雨。” 遭逢,泛指人生的遭遇历程。)睹其端绪。(端绪,犹端倪。指有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以类相况,揆物终始。(况,譬也。物,事也,指丹道之事。以类比方式揆度丹道终始。)

(此段反对以个人际遇产生的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并以类比的方式揆度丹道始终,这样已经偏离了自然客观的标准,对丹道的研究是有害的。这段文字反应了魏伯阳朴素的唯物主义科学观。很遗憾的是后世丹道更多的是偏离了自然客观的标准,也是渐渐为世人所批判摒弃的原因,这也是中国最终没能诞生化学的原因。)

五行相克,更为父母。(五行逆克也,欲以结大丹。)母含滋液,父主禀与。(母含滋液,女坎之阳。父主禀与,男离之阴。坎离交,取坎填离,阴阳得其全,可以全其生也。)凝精留形,金石不朽。(凝精,指凝聚精神。留,止也。形,指身体。凝精留形,即身定神凝。)

审专不泄,得为成道。(审,通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专,《集韵》徒官切,音团,聚也。审专不泄,指元精慎聚而不泄。)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岂通觊,《集韵》或作几。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豈,叚借为觊。”汉东方朔《七谏·沈江》:“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王逸注:“岂,一作觊。”象,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立竿见影,呼谷传响,是谓行而有验也,然而五行逆克、取坎填离、凝精留形、审专不泄,这些诸人之所以意想的天地至象,几乎没有灵验的。)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俯仰。(野葛,钩吻也,全株有毒,入口即死。《神农本草经》:“钩吻,一名野葛。味辛温,生山谷。治金疮乳痉,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注蛊毒。” 巴豆,一名巴椒,辛温有大毒。《论衡·言毒篇》云:“草木之中,有巴豆、野葛,食之凑懑,颇多杀人。” 野葛、巴豆杀人,行而有验也。)当此之时,虽周文揲蓍,孔丘占象,扁鹊操针,巫咸叩鼓,安得令苏,复起驰走?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