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开发邻域纳米结构生物传感膜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3-06-26 18:13:36
  


(资料图片)

葡萄糖检测和实时连续监测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以及制糖和发酵过程中的可控生产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以葡萄糖氧化酶、普鲁士蓝、电极为核心的葡萄糖生物传感设备极具前景。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出具有邻域纳米结构的新型三维介孔生物传感膜,大幅提高了葡萄糖生物传感设备中传感区域面积、普鲁士蓝利用率以及底物对传感区域可及性,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相关工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由于普鲁士蓝形成速率快且极易团聚,使其在电极上的合成和分布难以控制,导致普鲁士蓝高密度无序堆积,形成传感区域面积小、普鲁士蓝利用率低且空间位阻大的逐层分布传感结构,传感灵敏度低且稳定性差。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