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
记者 李达元
“见瓶身”“见封口处”“见包装底部”……去超市购买食品,很多人在查看生产日期时,会看到食品包装上标注有诸如此类的文字。真要按照这些提示去找到它们,或许并不那么简单。近日,记者就此事走访县内多家超市发现,部分食品上标注生产日期的小黑字不是很模糊就是东躲西藏、行踪不定,有的本来标注是“见封口处”,却印在另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资料图】
当你遇到生产日期玩“躲猫猫”的食品,你还会选择买吗?
生产日期让人难找
县城居民杨朝国喜欢小酌,会经常购买鸭翅鸡爪之类做下酒菜。不久前,他去离家不远的某超市逛,无意中发现一处货架上,摆满了多种口味的鸭翅,标价均为9.9元/袋。
“我顺手拿起一袋,下意识地查看上面生产日期,找遍了包装上每一处都没看到,我问旁边的营业员,对方回答在封口处,我一看封口处确实有一行数字,但数字模糊不全。我就换了一袋,看到封口处标注的生产日期同样看不清数字,便有些无奈地离开了。”杨朝国说。
在高家镇某超市糕点售卖专区,该镇居民冉红琼站在柜台前,拿起一个个小面包翻来覆去地查看生产日期,但看了半天就是找不到。前几天,她来这里买了半公斤面包回去,没成想给孩子吃了,孩子说肚子有点痛。她怀疑莫非是面包过了保质期,为此这次特地来核实一下。
营业员知道冉红琼的来意,很不友好地怼了一句:“不用查看了,我们这小面包生产日期在进货凭据上写着,你孩子肚子痛也许有其他原因,并不是吃了小面包所致。”
冉红琼不知该如何回答对方,站在原地愣怔了好一会,这才离开。
标注方式五花八门
记者走进多家超市的食品专区,随意抽查了几款食品发现,其生产日期的标注方式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有的不仔细查找,还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有一款包装精美的休闲食品,其生产日期分明写着“见封口处”,但记者找了很久都没有找着,于是只好向营业员求助,没想到营业员拿过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还是没有找着。
还有一款包装精美的食品,在生产日期一栏写着“见包装下方”,但由于包装袋上的图案色彩花里胡哨,为了找到生产日期,记者可谓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更难找生产日期的还当属糕点类食品,别看包装袋外表花花绿绿,真要找起来很是让人头痛,有的标在包装封口处,有的居然“藏”在中缝处,有的虽然在显眼位置,但日期非常模糊,用手使劲揉搓,竟然可以弄掉,还有的根本找不到。
业内人士道出实情
超市出售的食品,应该说都是从正规厂家进货,而正规厂家要生产加工食品,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正、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那为什么还要让生产日期“躲猫猫”呢?
我县也有很多食品厂,特别是恒都、光明等食品大厂,其生产加工的牛肉干等休闲食品非常有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如要查看这些食品的生产日期,只要随便拿上一袋,其包装袋上某一角就清晰可见,不存在“躲猫猫”或找不到的现象。
某食品企业负责人介绍,出现生产日期玩“躲猫猫”的食品,不一定是商家有意为之,由于食品生产加工基本是流水线操作,有时包装袋(盒、罐)摆放不正,机器自动打印或喷码时,就有可能把生产日期印在其他位置或漏掉。同时,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喷码使用的油墨比较低劣,就可能出现生产日期模糊、易掉色等问题。
“但是,也不排除有个别黑心商家,其生产加工的食品质量不过关,为了逃避责任,在给食品生产日期喷码时,打印在与标注位置不相符的地方,让顾客找不到。”该负责人说,这样的食品进入超市时,超市为节省时间和人力,不可能对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都确认一遍。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走进超市,面对眼前琳琅满目的食品,在选择购买时,对该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进行正常查验,是享有知情权的,这也是切实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具体表现。
那么,消费者如何快速地查验食品标签的真实性呢?记者就此走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首先是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如果是用干净整齐的烫金打印、激光镭射、针打或者钢印,那么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如果是用喷墨打印的生产日期,那么要检查这些数字是不是打印得有些模糊,有没有重影或者墨迹;如果是钢印或者针打的生产日期,用手擦基本上擦不起来,那么可放心购买;如果发现包装上有双重生产日期,那么可能存在食品造假嫌疑。
其次,消费者可扫食品溯源码,现在多数食品包装上都有溯源码,它是一种二维码标签,只要用手机刷一刷,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能了解食品原料的原产地、生产商等等更多信息。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