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现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亦已成为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工具,凝聚人心的主阵地和最前沿。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却在公共网络平台上肆意传播网络谣言、散播网络戾气,影响、干扰了公民与社会。党员干部要在新时期做到学网、懂网、用网、治网,就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个人网络素养。
一、提升网络素养,要强化法律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线下”的要求,更是对党员干部“线上”行为的底线要求。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党员干部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在使用互联网时坚守政治、法律、道德的红线,做网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决做到“线上线下一个样”。要主动适应新时期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积极维护网络信息环境、舆论环境、发展环境,不该发表的坚决不发、不该浏览的坚决不看、不该转载的坚决不转,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律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提升网络素养。
二、提升网络素养,要强化纪律意识
党员干部在网上不能“信马由缰”“信口雌黄”,要对网上断章取义者、恶意扭曲者、敌意攻击者保持高度警觉,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网络空间是治国理政的新范畴。党员干部在网上要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程序意识、受众意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不做不实信息、争议信息、有害信息的传播源头。要注重网上信息发布的“时、度、效”,把握好分寸感,划清“线上”与“线下”边界,将尚未映射到网上的各类问题线索,第一时间按照相关程序联动处置,将线下风险化解在线下、眼前隐患消灭在眼前,坚决避免简单粗暴的一“曝”了之。
三、提升网络素养,要强化团结意识
互联网不仅把人与人联系得更加紧密,更是把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维护好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是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责任与使命。党员干部要把集体荣誉感延伸到网上,树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绝不能做为增加“个人流量”抹黑地区形象的蠢事。一个地区的稳定源自于背后无数人的辛苦努力,一个地方的发展饱含众人默默的艰辛付出。党员干部要积极网聚“政”能量,用“网言网语”澄清谣言、用“群众话语”解释政策、用“温暖寄语”抚慰群众,着力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为和谐发展环境凝聚起磅礴力量。(县委宣传部 刘光乐)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