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记者 李达元
去年以来,三元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化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纷繁复杂村级事务的标准化、具体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资料图】
“积分制在我镇实施以来,现已成为有效的乡村治理工具,让工作提质增效、得心应手,‘小积分’已成为助推乡村治理的‘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近日,三元镇副镇长曹林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
三元镇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把积分制作为“三治”结合建设的有效载体,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落地落实。
“何家坝、梯子河、麻柳等7个行政村(社区),是全镇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实施主体。”曹林峰说,各村(社区)从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发挥积分制思想引领、行为引导作用。
梯子河村党支部书记余昌贵介绍,坚持群众主体,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和各类群众性协商活动,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将积分的主要内容、评分标准、运行程序等方面交由群众商定,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实施,做到策由民选、规由民定、事由民决。
“村上对文明积分实行精细化分类。凡本村群众参与由村支两委组织的投工投劳、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等评选活动,每次完成活动或获得荣誉的,由村党支部按照积分兑换标准赠与文明积分,每半年汇总一次进行张榜公示。”余昌贵说。
梯子河村结合村规民约,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积分项目及分值,并形成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动态管理、操作性强的积分细则后,即报镇政府同意后实施。
常住农户可参与积分
“你看,这就是村上发给我家的积分卡,我们村里的农户每家都有这样一张卡。”梯子河村村民冯春碧说。
余昌贵解释道,但凡户籍为本村的文明住户,只要群众基础好,遵纪守法,爱国、爱村、爱家,环境好、风尚好、产业好、习惯好,且有意愿参与积分管理,经村党支部协商认定受理后,就给发放一张这样的积分卡。同时,居住6个月以上的非本村户籍村民,经村支两委同意,也可参照本村村民参与积分管理办法执行。农户每次参与活动后,由村党支部进行认定并进行记载,根据提供服务的时间、内容、质量等为参与者量化积分。
三元镇“积分制”分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两个方面,分别包括平安建设、道德建设、美丽建设三大类,涵盖遵纪守法、孝老爱亲、示范带动、公益环保、积分奖励等共计20多项。
“参与农户积分达到一定额度,可以携带积分卡到指定爱心超市自由兑换自己想要的日用品。每年年底,村支两委还将对积分高的农户进行表彰,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余昌贵说。
曹林峰表示,三元镇党委政府设立了红黑榜,对获得五好家庭、文明示范户等荣誉的农户家庭列入红榜,将道德失范、违规违纪等农户列入黑榜,全年积分不予兑换。
积分制激发内生动力
曹林峰介绍,去年是三元镇各村(社区)全面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首年,该镇通过积分制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的转变。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三元镇积分制开展以来,党员干部以积分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一同参与乡村治理,进一步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积分制管理还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能,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内驱动力。
“积分制管理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把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村民共建的积极性。村里垃圾变少了、邻里更和睦了,如今在辖区农村,随处都能看到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美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改善提升。”曹林峰说。
记者在梯子河村采访时也看到,该村村民对各项村集体事务的关注度也很高,把村里事当成自家事,纷纷为村集体建设建言献策。
“我村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部分治理工作‘没依据、没抓手、没人听’的难题。”余昌贵说。
曹林峰表示,积分制已成为有效的乡村治理工具。下一步,三元镇还将广泛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进一步优化积分管理办法,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让文明蔚然成风。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