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烹制,新乡兴起“孝道文化大餐”

来源: 大河网2018-05-14 14:08:58
  

 

    一碗饺子,让老人吃出了浓浓的幸福感。图为孝道文化大餐现场 谢静摄

    老人们纷纷为“孝道文化大餐”点赞余晓健摄

    给老人提供服务的人员,是全体党员干部和热心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没有任何人工成本 魏国武摄

两年多前,新乡县朗公庙镇开始尝试实施“孝道文化大餐遍乡村”工程,以于店、杨街、毛庄、大泉、朗中街、土门等6个村为试点,每月固定一天,请当地65岁以上老人免费吃饺子、看大戏,美美地享受来自社会的关心与温暖。截至目前,6个村共举办160余场次孝道文化大餐。

“孝道文化大餐”看上去只是一碗饺子,但它的“香味”却飘得很远。不仅本地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表示支持,就连湖北、湖南、海南、江西、山东等地,也有很多人纷纷通过网络平台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支持朗公庙的“饺子宴”。其中,江西赣州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对河南农村的这一创举深表赞赏和感动,当其听说于店村在为孝道文化大餐扩建场地时遇到了资金难题,分两次义捐了1.5万元!

一碗饺子,是如何变成“孝道文化大餐”的?

一碗饺子让老人吃出了浓浓的幸福感

村委大院铺上一块红毯就成了“戏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打金枝》……平常的农民穿起戏服化上妆,唱得有模有样赢得满堂彩;“戏台”前方摆开3排18张桌子,老人们围桌而坐聊天、品茶、看戏、吃饺子,欢声笑语响成一片;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桌子之间忙碌穿梭,倒水上饭送水果……

4月8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是朗公庙镇杨街村举办一月一度孝道文化大餐的“大日子”,这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热闹景象。

“年龄大了爱热闹,到这儿跟老姐妹们坐一坐,听听年轻人唱一唱,再吃碗饺子,俺这心里就甭提多高兴了!”91岁的戚绍荣告诉记者,每次孝道文化大餐她都尽量出席,她说这里的饺子格外香。

“饺子香,是因为我们做得用心。”杨街村党支部书记孟祥印说,为做好这顿饺子,镇上、村里没少下功夫:考虑到老人的口味和肠胃,全部用时令蔬菜做成素馅饺子,馅剁得更细,皮比平常更薄,煮的时候也要多“翻一滚”,做出来的饺子务必让老人嚼得动、吃得香、易消化。

据介绍,孝道大餐并不仅对本村老人开放,只要是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来享受“孝心服务”。杨街村是个只有800多口人的小村,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73人,这次共接待老人110人,有40多位老人来自邻村甚至邻乡、邻县。

“再多来几十位老人,也不会给我们增加多大负担!”孟祥印说,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参与包饺子、给老人提供服务的人员,是由全体党员干部和热心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从凌晨忙到中午全义务劳动,没有任何人工成本。整个活动的支出,主要在食用油、面粉、调料、素菜等方面,110位老人总共花费300元,平均到每位老人身上,也只有2元多钱的成本。

人均不足3元钱,却让老人吃出了浓浓的幸福感,孝道文化大餐激起了村民的孝心与爱心,你家捐面他家捐油我家出人工,还有村民强烈要求掏钱“承办”单次活动,最后“逼不得已”,村两委只好建立“独立账户”,专款专用收支爱心资金。杨街村村委会主任杨振磊说,目前杨街村已举办20届孝道文化大餐活动,热心村民自定标准“承包”一次活动费用500元,目前第25届的活动经费都已入账,还有村民正在“争抢”第26届活动的“举办权”。

道德讲堂引发﹃孝道文化大餐﹄

“没想到我们当时自发开展的小活动,竟会演变成现在的‘孝道文化大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北于店小学教学点负责人于莉,是孝道文化大餐的发起人之一,她向记者讲述了孝道文化大餐的“前世今生”。

于莉说,2015年下半年,北于店小学教学点的几名教育工作者和校外的一些志愿者,自发开办了于店村的“道德讲堂”,每周六开展国学和传统文化讲座。看到前来听讲座的“学生”大部分是村里的老人,听了一上午课来不及回家做饭,志愿者们就把自家的米面油盐、时鲜蔬菜拿了过来,中午大家一起动手“搭伙做饭”,在共同劳动中继续学习、分享,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纷纷提议把这种形式延续下来。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完善,2016年3月份,北于店正式把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固定为该村的“聚餐日”。

北于店小学教学点的探索引起了朗公庙镇党委、镇政府的注意。朗公庙镇党委副书记张继楠说,他们邀请专家前来调研指导,把“聚餐日”重新定位为针对老人的“孝道大餐”,并吸取全国各地的农村道德建设经验,结合本镇实情,制定出“立足道德讲堂、试点孝道大餐、全镇稳步推广”的思路,召集全镇的村干部召开现场会,在条件成熟的大泉、杨街、毛庄、土门、朗中街先后进行推广实验,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2017年3月,朗公庙镇“孝道大餐”的故事进入新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同民的视野,此后,他持续关注事件进展,专门实地调研并作出批示,要求新乡市委党校安排专家深入调研,为打造城乡道德高地提供理论支撑。丁同民建议为活动注入文化内核,把“孝道大餐”更名为“孝道文化大餐”,同时统一标识、背景、版面、服装、流程等,进一步规范管理,使该活动可复制、可推广,进一步提高“孝道文化大餐”活动的影响力。

朗公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原俊甫说,“孝道文化大餐”比“孝道大餐”只增加了两个字,却赋予了活动更丰富的内涵,增加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活动变成了推动传统优秀文化进基层和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事实证明,更名为“孝道文化大餐”让活动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和更强的影响力。截至目前,6个村共举办“孝道文化大餐”160余场次,平均每次接待老人在200人左右,规模最大的一次有超过400位老人同时“赴宴”,累计有超过4万人次老人品尝过这道美味的“大餐”。

南固军、朗南街、朗北街、小河等村两委,纷纷向镇党委、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尽快在本村开办孝道文化大餐。新乡周边县市十几个村的村干部闻讯也纷纷赶来观摩学习,焦作、南阳部分农村村干部专程前来“取经”,湖南岳阳的一些社区还邀请朗公庙的志愿者前去帮助组织策划“孝道文化大餐”。

文明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新实践

“孝道文化大餐”弘扬孝道文化,孝道文化不仅是家庭成员的生活准则,还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孝老爱亲、向上向善,同时在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社会问题上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着“文明力量”。

走进朗公庙镇毛庄村,处处是绿树成行、鲜花绽放,看不到困扰农村的苍蝇乱飞、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等“乡村病”。

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岭说,毛庄村在2016年10月开始举办孝道文化大餐,借此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有效提高了村民文明素质,改善了村风民风。一年后,心灵美起来的毛庄人有了新的“不满”,通过各种渠道给村干部“施加压力”,要求让村里的环境美起来。

2017年10月,朗公庙镇党委带领部分村干部赴广州岭南学院学习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毛庄村在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酵素分会的支持下,成为“美丽家乡·零污染村庄共建工程(试点)”。

毛庄村成立了6个人的垃圾收运团队,开始对垃圾分类处理,最后统一出售“变废为宝”,半年多来已售出可回收垃圾7吨多。至于哪些不能直接“换钱”的菜叶、果皮,在毛庄村也变得“值钱”了。

“尿酵素可做叶面肥,酵素渣可以做底肥,辣椒、洋葱、苦瓜可做酵素农药,这些都是庄稼人的宝贝。”张新岭说,10斤水、1斤糖、3斤果蔬垃圾,按照这样的配比,毛庄村已制成60吨酵素,消耗果蔬垃圾12.8吨,本村的果蔬垃圾“不够用”,他们还跑到邻村和城里的果蔬市场捡垃圾。

目前,毛庄村已整理出20亩酵素实验基地,完全不上农药和化肥,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在市场上售价是普通农产品的3倍以上,一旦技术成熟,会在全村和周边农村全面推广。“这一切的变化,全是‘孝道文化大餐’带来的!‘心灵美’推动‘环境美’,‘环境美’带来‘经济美’,我们毛庄的将来会更富更美!”

新乡县委书记申乐民说,6个试点村两年多的成功实验,显示了“孝道文化大餐”强大的生命力,下一步,新乡县将继续扩大实验范围,在全县范围内、在有条件的村、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快速推广“孝道文化大餐”,并结合村级道德讲堂和“美丽家乡·零污染村庄”工程,积极开展构建幸福美丽乡镇的实践探索。⸈꼈㬈8

新观絮语

从新乡“孝道文化大餐”看“钉钉子精神”

□新观

原本只是群众自发的一次聚餐,一碗普通的饺子,为何能一步步演变为引人注目的“孝道文化大餐”,成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开始为乡村振兴提供“文明力量”?

新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同民说,文明创建,需要“钉钉子精神”,需要用脚步“丈量”文明——新乡县的这碗饺子里,承载的正是这种“钉钉子精神”。

新乡6个试点村的村干部,集体变身“孝道文化大餐”活动志愿者,每次都全程参与,两年多来从不间断,这是“钉钉子精神”;新乡县、朗公庙镇两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注农村的新现象、新问题,在第一时间介入引导,通过多种新方式予以支持,这是“钉钉子精神”;新乡市委领导从去年年初就实地调研并专门批示,和志愿者共同包饺子,同老年人一起看戏曲,并在长期深入思考后提出专业的建议,推动“孝道文化大餐”产生“质变”,更是“钉钉子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钉钉子精神”,盯住目标不丢手,盯住问题不罢休,持续发力不放松,认真求实不含糊,将文明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群众可感受、可触摸、可分享的文明成果。

也正是因为有了“钉钉子精神”,坚持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实处用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工程,新乡才能让文明走进百姓生活、融入城市血脉,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最终成功捧回“全国文明城市”的金牌。

有了“钉钉子精神”,也让我们相信,新乡县“孝道文化大餐”的文化内涵将更加丰富,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香味儿”会越来越浓、越飘越远。⸈

责任编辑:sdnew003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