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学习时报16日刊发题为《厘清扩大内需的八个认知误区》的文章,其中谈到厘清“基础设施过剩浪费、空间有限”等认知误区时指出,破除“基础设施过剩浪费”“推进基础设施就是走老路、与高质量发展不符合”“空间有限”等观点,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来充分认识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基建投资,不仅以总需求的扩张产生经济联动效应,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而且可以提升宏观经济效率和改善民生,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总体上不存在过度的问题,反而存在制约国民经济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短板。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农民人均公共设施投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5左右,投资空间非常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不是一个临时、短期的需求管理工具,而是应贯穿于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过程的重要举措。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时代的内涵都不一样,不必过度强调新旧之分,但基建内容需要推陈出新,根据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及时调整。当前的新基建,大部分属于产业投资范畴,因此,要处理好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资关系。
资讯投诉:李瑞 15981879377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