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公布,哪家车企是最大赢家?

来源: My车轱辘2023-08-03 21:10:36
  在内卷严重的紧凑型 SUV 市场,自主、合资品牌都铆足了劲发力,毕竟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榜单之外。

撰文丨 DAN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责编丨 MANGO

设计丨 PinZow

近日,2023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揭晓,全世界最能赚钱的企业聚集在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盛衰更迭也在此得以体现,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吃瓜群众,都十分关注。

今年的榜单中,有 34 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上榜,汽车行业是继银行、保险之后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换言之,汽车行业是最赚钱的前三行业。

那么,各大车企的排名有何新变化呢?我们又能否从中找出汽车行业的一些发展规律?

比亚迪挤掉两百多位对手,宁德时代首度进榜

还记得在 2001 年加入世贸时,没有任何一家中国汽车企业能达到世界 500 强的上榜标准,而目前已有 7 家中国车企上榜。

从 2023 最新榜单来看,这 7 家中国车企的排名有较大变动。广汽集团首次挤进了中国车企前三,排在上汽、一汽之后,整体排名从第 186 名跃升到第 165 名,较 2022 年上升 21 位,进步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广汽集团持续大力度地投入科技研发,以及不断深化布局企业转型,让企业经营能够经得起变革时代大考。

不过论进步最大的选手,当属比亚迪。2022 年,比亚迪首次进榜,排在第 436 名,2023 年就排到了第 212 名,成功挤掉前面两百多家企业,成为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

凭借在智能化、电动化赛道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可谓如日中天,去年其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市占率已达到近三成。而且比亚迪的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2022 年达到了 20.39%,和特斯拉的 28.5% 越来越接近。按照这样的势头,比亚迪在下一次世界 500 强榜单中,有没有可能冲到一百名之内,成为中国车企的榜一大哥呢?

目前中国车企中排在第一位的还是上汽,2022 年上汽销售新车 530.3 万辆,连续 17 年保持国内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排名从第 68 名跌到了第 84 名,而从目前的走势来看,2023 年上汽估计也不会太乐观。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销售整车 207.2 万辆,和去年同期的 223.4 万辆相比有所下滑。

另外,一汽、东风、北汽的排名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而家大业大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还处在向新能源化转型的阵痛期中。这几大反观比亚迪、吉利、广汽这几家车企,颇有后来居上的气势。

在 2023 世界 500 强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中国新面孔——宁德时代。这是其第一次登上榜单,而且拿下了第 292 名的好成绩,超过了同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采埃孚和麦格纳。而且它不仅是排名好,营收和利润也很可观,2022 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达到 488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141%,成为年度最大黑马。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让在这条赛道上有着技术优势的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借着这个机遇走向国际化,前者的代表是比亚迪,后者的代表则是宁德时代,这两家企业都可以说是 2022 年的最大赢家。

大众获近五年最差排名,三巨头均下滑

在上榜的海外车企中,看下来大部分的排名都有上升,似乎汽车行业都是赚声一片,不过将目光放到三大巨头上,就有些被泼冷水的感觉了。

大众、丰田、Stellantis 分别位列上榜车企的前三名。其中,Stellantis 继 2022 年超越奔驰成为第三名之后,今年继续稳坐这一位置。而大众、丰田这两家对冠亚军的角逐也没有停下来,2019-2023 年,大众已拿下四次第一,丰田则一直紧咬其后,虽然只在 2021 年成功反超了一次,但是两家的排名差距一直都不大。但是排在前三的这三家车企,在世界 500 强榜单中的排名都下滑了,大众更是直接跌到第 15 名,这是其近五年来最差的一次排名,而行业巨头的地位动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汽车行业的不景气。2022 年,全球汽车行业形势确实严峻,面临着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肆虐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众多车企的生产、销售都受到了影响。

其他上榜车企中,特斯拉的表现很亮眼,排名第 152 名,上升了 90 位。和比亚迪一样,特斯拉排名跃升主要得益于销量、营收增长以及毛利率的提升。2022 年,特斯拉全球交付 131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40%。

《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排名依据源于企业营收,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实力,比如上榜企业中,有一部分也是亏损的,经营不善的窘况在它们之中仍然客观存在,所以对这份榜单,我们还是应该要客观看待。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