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青海省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地形优势和光照条件,借助光伏发电产业,建立“牧光互补+水光互补”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下经济,探索出一条光伏生态园和藏羊养殖产业发展相结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航拍的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园(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园年均发电量100亿度,植被覆盖率达80%。原本的“荒漠之地”变为“生态绿洲”,这里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同时,在太阳能光伏板的遮挡下,园区土壤涵水能力较高,野草生长迅猛,一定程度影响了光伏板吸收太阳能的效率。把羊群放入园区,便成为两全之策。
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在光伏园区放养的藏羊吃掉了生长茂盛的杂草,不仅节省了牧民的饲料成本,而且减少了光伏园除去杂草的人工成本,实现了光伏企业和农牧民双向受益。同时,通过羊粪施肥、养膘出栏,更好地保持了园区生态良性循环发展,当地农牧民养殖藏羊的收益也得到了提高。
在光伏板下觅食的羊群(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海南州光伏生态园养殖藏羊2万多只,年牧草产量达11.8万吨,年节约养殖场本720万元。
“牧光互补+水光互补”模式,不仅实现了光伏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又推进了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向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和现代化、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了舍饲半舍饲高效养殖与光伏生态修复“双赢”目标。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