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援沪医疗队的第一个方舱夜班

来源: 科技日报2022-04-08 11:05:17
  

“第一个夜班还算平静。”4月7日凌晨2点30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走出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湿漉漉的头发,脸上深深的勒痕,结束工作后的疲惫和放空,记录着他们的第一个“方舱夜班”。

“管理的患者人数虽然比当时武昌方舱多,但总体情况还算平稳,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慌、不乱。”经历过初次进舱“大考”,队员们对打赢上海疫情防控硬仗充满信心。

重回战斗阵地的感觉

2层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塑料脚套……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备,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这是一种重新拿起武器,回到战斗阵地的感觉。”医疗队医生昌金星,用手机视频记录下自己首次进入上海方舱医院的感受。

作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与其它湖北援沪医疗队的28名队员联合组队,负责新国博方舱W3舱内1300余名轻症患者的管理。

“你们是武汉来的?”刚入舱不久,医疗队医生赵东身后就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得到肯定回答后,大叔兴奋地说,“咱们是老乡,我也是湖北的!”

交谈得知,大叔是在上海务工的湖北监利人,不幸感染。“没想到在上海的方舱医院里还能见到湖北老乡,感觉真是太亲切了。”医疗队员查看了他的相关资料,嘱咐他不要担心,安心治疗和休养。

方舱内跳起“大白舞”

6月晚上9点,医疗队护士童瑶在护士站忙碌,一位婆婆突然情绪激动地冲到护士站。童瑶一边耐心安抚婆婆的情绪,一边询问情况,原来她是因为与家人视频发生争执后,导致情绪失控。

安抚好婆婆后,童瑶提议,“大白”们一起为患者跳支舞,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

她的提议很快得到大家回应,5名原武昌方舱医院的老队员捡起两年前学习过的简单舞蹈,瞬间拉近与患者距离。不少患者也有模有样地学起来,随着肢体舒展,患者逐渐放松,露出笑容。“虽然跳得汗流,但是宽慰了患者,值了!”医疗队员们笑着说。

“第一个6小时夜班,情况都还可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领队沈波表示,虽然W3舱内患者人数是当时在武昌方舱医院管理的患者人数的好几倍,有了武昌方舱医院的管理经验,且患者病情都比较稳定,治疗方面压力相对而言要小很多。同时,针对舱内尚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他们也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

返回驻地,医疗队员们收到来自武汉和上海的“双重关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总务处全力协调上海相关单位,为援沪医疗队送来苹果、橙子、方便面等爱心物资。医疗队物资组负责人王荣表示,将全力保障各类物资供应充足,保证医疗队员们的安全与健康。

关键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安全与健康 又回来了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