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唐校长又来了: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个性化发展
通道发言4分钟,网上刷屏10个亿”,去年两会,大家都被一位言辞智慧、形象可亲的校长刷屏。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今年两会,唐江澎委员交上了十三届政协委员的“毕业季作业”,重点关注加强普通高中工程教育、构建工程引领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在学校教育之外,唐江澎认为要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职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如今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定位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边界在哪里?戳视频,看家庭教育必须承担的四个基本责任。↓↓↓
唐校长小笔记:家庭教育的四个基本责任
(1)参与劳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注重家风教育,塑造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塑造全家健康的生活方式
(4)言传身教,在家庭耳濡目染中学习为人处世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积极阳光、能力出众的谷爱凌惊艳了世界。不少家长好奇,什么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现在的她?在唐江澎看来,谷爱凌的成功展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个性化发展。↓↓↓
唐校长小笔记: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终极的目标就是促使每个人能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放眼人类历史,每一个取得重大突破的杰出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迷的、恒久的爱好。(总台记者 潘虹旭 苗毅萌 张之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