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存在70次“转贷” 冲击中小板上市联科科技迎上会大考

来源: 财经网2021-01-14 09:12:20
  

1月14日,冲击中小板上市的联科科技将迎来最终的上会大考。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科科技”,A20200.SZ)主营业务为二氧化硅和炭黑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轮胎和工业橡胶制品等领域,2014年其曾与现子公司联科新材料打包挂牌新三板,又于2017年摘牌。

此次申请IPO上市,联科科技计划募集1.2亿元现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报告期内联科科技的资产负债率最高超7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即便如此,联科科技在自身资金并不充裕的前提下,还多次为无关联第三方进行大额贷款担保,并最终导致了1000万元的担保坏账。

另外报告期内,联科科技进行受托支付贷款转贷5.42亿元,还进行了大额关联贷款,从关联银行贷款总额达4.93亿元,其上市募资项目也疑似为8年前的老规划。

上亿贷款需要募资偿还,为第三方提供千万担保遭坏账

“缺钱”可能是联科科技再也没办法绕开的问题,事实上目前的联科科技已经到了需要上市募资来偿还银行贷款的地步。

此次IPO上市申请,联科科技计划募集6亿元资金,其中“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募资1.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1.26亿元,合计募资2.46亿元,占到了募资总额的40%以上。

报告期内联科科技主要依靠银行借款来补充流动资金,2017年至2019年,联科科技短期借款余额2.92亿元、1.71亿元、1.6亿元,不过同期的货币资金总额只有2.03亿元、1.78亿元、1.50亿元。

账上现金还追不上短期借款余额,如此看来联科科技募资还款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联科科技的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99%、63.30%、53.2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虽然债务压力由来已久,但联科科技在自己都依赖短期借款才能保持运营的情况下,还连续为有债务问题的第三方进行多次大额借款担保,最终还出现了1000万元大额坏账。

2016年1月,还在新三板挂牌期间的联科科技决定为山东鲁星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星钢管”)进行贷款连带责任担保,担保额达1000万元,担保期6个月。

但该项借款到期后,鲁星钢管进行了二次循环借款,再次借款1000万元,借款期限4个月,这第二次贷款还是由联科科技进行的担保。

2017年4月5日,联科科技第三次为鲁星钢管进行贷款担保,担保额还是1000万元。

但这一次联科科技没这么幸运了。

由于鲁星钢管未及时偿还借款,2017年9月工商银行青州支行对鲁星钢管提起诉讼,联科科技预计承担连带责任可能性较大,确认预计负债1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裁判文书网诉讼信息显示,鲁星钢管至迟于2017年4月前就已出现债务逾期并被诉至公堂的情况,而联科科技在此情况下还在为其进行贷款担保,这并不符合一个商业化企业的经营逻辑。

频繁对外担保带来的坏账问题最终也引起了新进股东的反感,最终联科科技把该担保转移到了控股股东联科集团名下,才最终解决了频繁担保对公司带来的损失。

对于此事,财经网曾向联科科技就“在鲁星钢管已经出现债务问题的情况下,为何还对其进行担保”等问题进行沟通核实,但联科科技并未正面回应。

报告期内存在70次“转贷”,股份支付现“区别对待”

联科科技主要依靠短期贷款满足资金需求,在频繁贷款的过程中,关联银行成了联科科技的“救星”。

2017年至2019年,联科科技从关联银行临朐农商行、青州农商行累计进行银行借款1.27亿元、2.37亿元、1.29亿元,分别占各年银行借款总额的31.94%、61.94%、74.04%。

值得注意的是,联科科技还存在通过关联银行进行受托支付贷款“转贷”的情况。

报告期内,联科科技多次通过受托支付进行银行贷款,由于银行对受托支付贷款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需要有明确的商务合同作为贷款依据,放贷时商业银行将受托支付的贷款资金直接通过公司账户支付给对应供应商。

但2017年、2018年联科科技以与部分供应商签订的原材料供应合同为依据申请相关贷款,供应商收到银行受托支付的款项后极短的时间内再转回给了联科科技。

也就是说联科科技将本应支付给供应商的贷款,兜兜转转后又转回了自己的手中。而此类转贷行为,联科科技在报告期内进行了70次,总贷款规模达5.42亿元。

而且转贷行为还通过了关联银行进行。

2018年,联科科技通过转贷进行的银行贷款分别达到了2.94亿元,占当年贷款总额的76.90%,当年联科科技通过关联银行的贷款也占据了贷款总额的61.94%,联科科技的转贷行为必不可免要通过关联银行进行。

对此财经网曾以邮件形式向联科科技就“为何明知转贷行为不符合规范,还通过该方式进行贷款。通过关联银行进行的转贷规模”等问题进行沟通核实,但联科科技并未就该问题进行正面回应。

另外联科科技还对涉及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区别对待的现象。

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联科科技的第四、五、六次增资因涉股权激励存在低价增资现象,增资价格比公允价值相差3元/股,对于股权公允价值与实际增资价格之间的差额,联科科技进行了股份支付费用计提。

根据增资明细显示,涉股权激励增资方“联银投资”、“潍坊汇青”、“陈有根、张友伟”的增资规模分别为730.96万元、200万元、131.57万元注册资本。根据联科科技股份制变更时的资料显示,股份变更前的1注册资本对应变更后的1股。

但是根据股份支付明细显示,联科科技对涉及股份支付的以上三部分股东的股份支付计算基数为351.96万股、193.00万股、131.57万股,除“陈有根、张友伟”按照增资股数足额进行股份支付外,股东“联银投资”、“潍坊汇青”的股份支付计算基数均低于增资股数,总数相差了386万股,每股3元的股份支付价格来计算,即股份支付额少计算费用1158万元。

另外联科科技在股份支付对象上还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联科科技第六次增资涉及股份支付事项,此次新增股东共计10人、新增注册资本1185.50万元,但联科科技仅对其中“陈有根、张友伟”等两位股东的131.57万元新增注册资本进行了股份支付。

对于“涉股权激励股份支付基数少计算的情形,以及第六次增资涉股份支付的股东为何远低于新增股东数”等问题,财经网曾以邮件形式向联科科技沟通核实,但其并未进行正面回应。

募资项目疑为8年前老规划,生产型大客户竟没有员工?

联科科技此次上市募资的主项目为“10万吨/年高分散二氧化硅及3万吨/年硅酸项目”,该项目计划募集资金2.72亿元。

但该募资项目至迟在2017年之前便已立项,该项目此前为子公司联科新材料旗下项目,2017年转移至联科卡尔迪克名下。

另外根据环评文号“潍环审字【2012】176 号”显示,该项目环评文件为2012年获批,难道该项目自2012年便已开始准备,直到8年后又成了上市募资的新项目?

对于该问题财经网向联科科技进行了沟通核实,但其并未正面回应该问题。

此外财经网还发现,联科科技的生产型大客户还存在员工人数为0 的现象。

报告期内,青州市恒泰集团建材化工厂、青岛茂德化工有限公司为联科科技硅酸钠产品的前五大客户,而且以上两家客户均为生产型企业。

但是根据工商年报显示,青州市恒泰集团建材化工厂常年员工人数为0人,青岛茂德化工有限公司常年正式员工人数为2人。

生产型大客户却没有员工,财经网也同样就该问题向联科科技进行了沟通核实,但其也未进行正面回应。

另外联科科技及子公司联科新材料、联科卡尔迪克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享受按15%缴纳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另外联科科技还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但是联科科技其实存在对外进行有偿服务的合作研发模式,其与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潍坊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等多家单位和院校及知名学者建立了有偿服务合作模式。

而合作研发模式对联科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对外研发合作的成本规模等数据联科科技均未进行过披露。

对于研发费用情况,深交所曾要求联科科技补充披露研发费用具体明细构成,但更新后的招股书仍未披露该数据。

关键词: 转贷 中小板 联科科技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