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芯片龙头教父级别人物内讧 CEO辞职中芯何去何从

来源: 功夫财经2020-12-31 15:15:27
  

本人持有中芯国际,比股价大跌更让人难受的是掌门人的离开。中芯国际出过两个教父级别的人物,一个是打下江山的张汝京,另一位便是壮大了江山的梁孟松。

那次张汝京离开,中芯元气大伤,这次梁孟松的离开,中芯何去何从?为何两次出走,都是在中芯逼近台积电的节点上?是阴谋还是单纯的内斗?

1

星星之火差点燎原

张汝京在德州仪器工作20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参与建设的顶级芯片厂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芯片市场就大热,人称“建厂狂魔”。1997年,49岁的张汝京离开德州仪器,准备在内地建厂。

在张汝京带领下“世大”公司成立了,把根据地设在了人才、技术、设备更先进的台湾省。仅三年的时间便开始盈利,成为台湾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的第三大芯片工厂。

“树大招风”,张汝京被大佬约谈,要么滚蛋,要么把世大卖掉。张汝京当然一口否决,这时候电影的情节通常是怎样的?对,内鬼出现了。台积电和世大的股东以50亿美元完成交易,张汝京丧失控制权。

这也是张汝京遇到的第一个“小挫折”,被收购的第二个月,张汝京注册了中芯国际,美国不卖设备,就从其他发达国家绕道买。

人才方面,张汝京以他的号召力,400多位芯片业技术工程师来自世界各地齐聚中芯国际,大家目的只有一个,干掉台积电,做世界第一!

3年的时间把大陆芯片产业拉快了30年,并接二连三的拿下了IBM、高通等大公司的单子。此时,张汝京的挫折才刚刚开始,2002年,台湾命令张汝京从大陆撤资,罚款1500万台币,取消张汝京台籍身份,10年内不得踏入台湾一步。

2003年,中芯筹备上市,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及窃取商业秘密,要求赔偿10亿美元。之后庭外和解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并将视野完全暴露在了台积电之下。

之后中芯依然顺风顺水让台积电坐不住了,必须一举歼灭否则后患无穷。

2006年,台积电又把中芯国际告上美国法院,中芯国际赔偿2亿美元,台积电拿走10%的股权,成为大股东之一,张汝京三年不得从事芯片业。

张汝京的离开后,中芯国际多次换帅,中国整个芯片行业也随之沉寂了十多年。

2

芯希望重燃

直到2017年梁孟松上市,这两年才又我们看到了中国芯的希望,“干掉台积电,做世界第一!”

2011年梁孟松从被三星挖走,是扭转三星在半导体行业不利局面的关键人物,三星一度拿下了苹果和高通的超大订单。

台积电又觉得自己遇到了威胁,坏人又得志了,梁孟松被判决不能在2015年9月之前回到三星,短短几年,三星丧失了竞争优势,台积电再次攻下代工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梁孟松的辞呈说到:

我尽心竭力完成了从28nm到7nm,共五个世代的技术开发。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成的任务。

我来中国大陆本来就不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只是单纯的想为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尽一份心力。

目前,28nm, 14nm, 12nm, 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马上进入风险量产。5nm和3nm的最关键、也是最艰钜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 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就可以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因为梁孟松的加入,中芯刚有效缩短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298天就将14纳米制程的良品率从3%巨幅提升至95%以上,更成功同时研发了12纳米制程,我们还等着看中芯研发下一代先进制程成功后,台积电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结果却因为内斗让梁孟松离开了,是无意的还是变相驱逐梁孟松我们不清楚,也或者说自从张汝京的离开后,内斗就从未停止。

2014年,66岁的张汝京创立上海新昇,专注于半导体材料“硅”。

2018年,70岁的张汝京继续创业,建立成立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集合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70岁高龄的张汝京从未离开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也希望梁孟松能够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祝福中国的半导体行业。

关键词: 芯片龙头 内讧 中芯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