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盈利同比增长9%。公司硅料电池出货快速增长,持续拓展组件销售渠道,加快推动电池新技术研发与量产;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相关资料图)
2023 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9%: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实现收入740.68 亿元,同比增长22.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2.70 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扣非净利润126.20 亿元,同比增长1.02%。
硅料电池销量保持高增,核心指标领跑行业: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高纯晶硅销量17.77 万吨,同比增长 64%,国内市占率达到 30%左右,目前生产成本已降至 4 万元/吨以内;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片销量35.87GW(含自用),同比增长 65%。单晶 PERC 电池非硅成本较2022年降低16%,产品A 级率、电池转换效率、碎片率等核心指标领跑行业。
组件产能快速提升,持续拓展组件销售渠道:2023 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组件销量 8.96GW,目前组件年产能提升至 55GW。公司聚焦国内重点大客户开发,累计中标超9GW。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上半年聚焦欧洲、亚太、南美等市场,通过头部分销商合作、代理人模式推广、全球化团队打造等方式,加强渠道拓展,完成超6GW 海外框架订单签约。
加快推动N 型电池新技术的研发与量产:在TOPCon 方面,目前公司TN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提升至 25.7%(未叠加 SE 技术),良率超过 98%。
在 HJT 方面,公司 THC 中试线当前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 26.49%,210 尺寸66 版型组件功率达到 743.68W,在硅片厚度减薄至 110μm 的条件下,量产良率依然可达到 97%以上。公司铜互连技术在设备、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开发均取得重要突破,持续推动 HJT 产业化进程加快。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年报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将公司2023-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3.89/3.19/4.07 元(原预测2023-2025 年每股收益为4.42/4.38 /5.03 元),对应市盈率8.0/9.8/7.7 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光伏制造产能过剩风险;新技术迭代风险;光伏产业政策风险;扩产进度不达预期;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