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铭 本人提供
29日,科普作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就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疾病发展和解决等问题,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病毒中间宿主可能是竹鼠、果子狸等动物
导致这次疫情的源头是刚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原体从何而来?
王立铭说,不少研究组在比对研究完整基因组序列信息后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和两种天然寄生于蝙蝠身体内的冠状病毒很相似:一种存在于浙江舟山地区的某种蝙蝠体内,序列相似度接近90%;另一种则存在于云南菊头蝠体内,序列相似度高达96%。
王立铭认为,比确认天然宿主更重要的,是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也就是找到它从蝙蝠到人之间的中间链条,“竹鼠、果子狸等动物是可能的寻找方向。”
他推测病毒来源是:某种寄生于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因为某种原因进入了某种被人类大规模饲养的半野生哺乳动物体内;在那里,病毒通过广泛的互相传播和突变,获得了感染人类细胞并持续在人类个体之间传播的能力;在2019年年末的某个时间点,它传染进入了武汉一部分居民的体内并且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的疾病爆发。
他认为,在未来,规范野生动物贩卖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传染病管控措施。
隔离是对抗烈性传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关于此次疫情最终如何被解决,王立铭认为,药物开发、疫苗研制等“远水难解近渴”,而隔离始终是人类对抗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面对一种新型病毒导致的传染病,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有没有特效药’,‘有没有疫苗’。”王立铭指出,药物开发也好,疫苗研制也好,从启动研究到真正量产相当漫长,而防控传染病爆发的时间窗口远没有那么长。
在其看来,隔离,始终是人类对抗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他说,传染病爆发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传染性。如果一个患上传染病的人不能传播给超过一个人的话,这种疾病自己就会慢慢消失。因此哪怕不掌握能够直接杀灭病毒的药物或者预防病毒的疫苗,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让已经患病的人不能继续传播、让还未患病的人不会被传染——就可以有效防控这种疾病。
王立铭还认为,接下来,研究各种微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研究人类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和数学模型,建立更精确的疾病预警和追踪系统,开发药物,制备疫苗,研究疾病的基础生物学机理等,应当成为中国科学家的使命。(完)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