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僰(bó)人”悬棺葬人群族属古DNA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来源: 光明日报2020-04-17 09:01:02
  

昭通威信瓦石悬棺遗迹。余腾松供图

【科技前沿】

近日,国际权威杂志《细胞》的子刊上发表了关于悬棺葬人群的古DNA的研究成果——《华南和泰国北部悬棺葬习俗的母系遗传视角研究》,标志着云南昭通“僰(bó)人”悬棺葬人群族属的古DNA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研究表明,昭通悬棺葬人群属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

据了解,悬棺葬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最早发现于大约距今3600年的福建武夷山地区,之后以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在华南地区的福建、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传播。大约2000年前,该习俗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中。绝对年代测定显示,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大陆最晚的记录,是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悬棺葬(可能也包括相邻的四川珙县麻塘坝悬棺葬遗址),明代末期之后就不见踪迹。但清代以后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还流行这种葬俗,而台湾兰屿的耶美人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托拉贾人至今还保留此种习俗。

“僰人”是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悬棺葬在昭通当地一直被称为“僰人”悬棺。关于悬棺葬习俗的起源、人群源流、文化传播和扩散模式、族群归属以及与现生人群的关系等,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体质人类学研究认为悬棺葬人群与侗傣语系人群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悬棺中随葬品分析的结果则显示,南亚语系的孟高棉族群和苗瑶语系人群是悬棺葬习俗重要的实施者和传承者,甚至还带有少部分中原汉文化因素。

为探明这些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泰国艺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古DNA分析技术,对来自昭通市威信县和盐津县、广西百色市华村和泰国邦玛帕地区,年代在2500~660年前人类遗骸样品开展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研究发现,昭通地区的悬棺葬人群母系遗传世系的遗传多样性非常高,而泰国北部悬棺葬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该结果符合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南方起源并向南流传到东南亚的观点。研究者将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约在距今3600年前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武夷山地区)的百越族群(现今侗傣语系族群的祖先),之后悬棺葬习俗因人群大量迁徙和流动,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这就是母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的原因)。大约在两千年前,非常少数的悬棺葬习俗传承者(G3a1世系人群)将该习俗带到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比如孟高棉民族)中,形成大面积传播。

研究结果显示,昭通悬棺葬人群属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

此项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张晓明副研究员、李春梅博士和周亚楠硕士生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宿兵研究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吉学平研究员和泰国艺术大学的拉斯米·舒孔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昆明理工大学的石宏教授为本研究前期样品的收集和实验平台的搭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地理学家和探险队为采集样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团队支持,本研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的资助。(记者 张勇)

关键词: 云南昭通 僰人悬棺葬人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