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民共治 无限“乡愁”变乡恋

来源: 农民日报2020-04-17 10:48:25
  

再过几个月就是春节了,一直在北京带孙子的李阿姨决定回老家过年。

“以前过年不想回去,天寒地冻,厕所是老式旱厕,没有自来水,孩子又太小,总觉得回去不方便。”李阿姨说,“但今年不一样了,听老乡说今年村里通了自来水,厕所也换成了新的,方便又卫生,今年想带着一家人回去过年!”

如何让承载无限乡愁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宜居,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家过年?今年以来,吉林省长春市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启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动,收到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全部收集转运,厕所改造整村推进数量430个,改厕模式基本确定;“三清一改一建”行动顺利推进,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久战,在长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全域治理,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年定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变样。”今年6月27日,长春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因地制宜、分步施策,提出“净、绿、美”目标——

一年实现“净”。聚焦村屯清洁行动,实施农村垃圾清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改善农村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等问题。

两年打造“绿”。实施村庄绿化工程,聚焦村屯绿化美化、街路硬化亮化,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以环境美促进生态美、产业美。

三年完成“美”。聚焦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坚持在保护中整治,保持肌理、保存风貌,发掘继承乡土文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环境促产业,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我们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起点,要认识到,优质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长春市委书记王凯表示。

蓝图绘毕、号角吹起,长春市各县市迅速形成广泛发动、快速应对的整治态势——

榆树市于家镇恒道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卫生领导小组,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全村进行整体绿化,极大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农安县万金塔乡太平桥村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动员,实行门前三包,同时加大投入,实现屯内绿化全覆盖,树立典型示范,人人争创美丽庭院;

德惠市米沙子镇太平沟村通过营造环境整治氛围、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强化群众监督等综合措施,汇聚合力,强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

一地一策、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截至目前,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通过强力组织、资金保障、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村庄清洁行动收到明显成效,一些地方清洁行动正在向高标准规划、全方位整治、高水平建设的纵深方向推进。”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谭景坤告诉记者。

全民共治,为了家乡添秀色

村居环境搞得好,形成合力是关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怕的就是‘政府热火朝天干、村民站在一旁看’。”谭景坤告诉记者,让一批有想法、有干劲的人共同参与,广泛引导村民“共谋其事”,是长春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关键。

“让家乡美起来,让百姓富起来是我多年来的理想。”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单海龙2017年回到家乡,依托原有花卉苗木产业,成立了金色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总面积170公顷、培育苗木品种118个,建成至今用工已超过5万人次,3年来,为周边剩余劳动力创收500余万元。

“小的时候家乡是绿水青山,等我到十七八岁回去的时候,山没了、树没了,全变成了苞米地。当时我就暗暗发誓,将来要是有能力,一定让家乡恢复山清水秀的模样。”单海龙说。现在的清水村,在产业的带动下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山又绿了、花更美了、村民也富了。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能不能广泛发动、动员群众,基层党组织是关键。班子会、群众代表会、党员会,一事一议、民事民议,米店子镇太平沟村通过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出另一条路径。

“村上的事大家都上心,开会没有不来的。要发动大伙儿一起干。”人称“抠门书记”的太平沟村党支部书记路则中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我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只有回回讲、次次说,老乡们的卫生习惯和意识才能提高。”

“抠门书记”不“抠门”,该花钱的时候路则中也从不含糊——在推广改厕试点中,太平沟村以每户补贴2000元的标准推行新式旱厕,“把集体当成家,过日子不就是要精打细算嘛。”

通过在村一级成立村民理事会等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长春市引导农民群众通过民主协商、投工投劳等方式深度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多方共治的良性格局。

“支持农民工匠返乡承接农村小型工程,在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鼓励能人、乡贤回乡创业,支持家乡。”谭景坤说,“甩不开膀子就提不起劲,农村的事就要发动农民一起干!”

诗画田园,村美民富产业兴

“房前屋后不种菜,遮阳网布遍地盖,剪子磨得比刀快,农民打工不出外。”这段“波泥河四大怪”,说的是长春波泥河街道的苗木花卉产业。有着“中国北方苗木花卉之乡”美誉的波泥河,是东北三省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

“到了春天,外地来收苗木的车把整个小县城挤得满满当当。”波泥河街道人民武装部部长宋希春告诉记者,通过发展传统花卉苗木产业,不仅带动农户增收,对于村居环境整治和整村提升也有双向带促作用。

“公路沿线、主要村通路我们都实现了绿化。路旁养一批、长大以后卖一批,能栽树的栽树、能种花的种花,不仅发展了产业、改善了环境,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宋希春说。

发展旅游、打造高端乡村产业,则是长春向着更高水平、全方位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尝试。

波泥河街道马鞍山村,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10公顷的花海、15公里森林徒步路线,马鞍山村依托当地的秀美田园风光和46%的森林绿化率,大力发展特色乡村田园游、徒步游。

“马鞍山村的旅游整体规划,不仅要考虑游客来了看什么,更要让游客来了还想来。”马鞍山村民宿产业负责人车晶告诉记者,村里通过完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民宿和旅游项目,提升了整村接待能力。同时完善的配套设施对于村居环境的改善也大有裨益。据了解,目前马鞍山村已投入资金1850万元对村内道路全面改造,植树2100棵,栽花3000平方米,实现村居环境大变样。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我们要保持现在的良好势头。”王凯表示,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补农村之所短、扬农村之所长,努力建设绿色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农民满意、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冬天不冷、夏天不臭,厕所变了、路灯亮了,农村美了、村民富了,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踏上了返乡路,城里的孩子们爱上了在农村过年。“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一幅整洁亮丽的乡村画卷正在长春大地徐徐展开……

关键词: 长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