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3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近期京津冀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是否与厄尔尼诺相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的半个月,全国天气异常“热闹”,主要与台风活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有关,与目前厄尔尼诺状态的直接联系不大。
近期,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7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6.88万条,同比增加1.02%。台风、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422%、112%、38.5%、35.3%和18.2%。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均为历年(2017年-2022年)同期发布数量最高值。
7月29日至8月1日,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京津冀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400~600毫米,北京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局地超过600毫米,河北邢台临城县累计雨量1003.0毫米、北京昌平王家园水库738.3毫米。
贾小龙表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上升,将于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对秋冬季会产生影响。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水出现的异常增温现象。根据我国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海温监测关键区(尼诺3.4区)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达到或超过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这种状况持续5个月或更长时间,即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厄尔尼诺会造成热带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特大洪涝灾害即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