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2年,我国粮油棉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普遍稳定增长,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农业农村经济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5月4日,《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发布,预测我国2023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
绿皮书发布了一系列反映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数据。2022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2021年实际增长4.1%,对GDP实际增长的贡献率为9.9%,比2021年增加3.2%;第一产业实际增长拉动GDP实际增长0.7%,比上年增加0.2%。同时,2022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继续扩大,多数农产品进口量较大幅度减少,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总体波动幅度较小。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及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绿皮书提示,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农村老龄化和高龄化更趋严重、农产品及食品价格结构性波动加剧、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村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展望2023年,绿皮书预测,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超过9万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其中玉米产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大豆产量将超过2100万吨。粮食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将呈现增长态势,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波动幅度总体有限,但结构性波动与波动短期化态势将延续。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恢复,预计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增加约1000元,达到95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将增加约500元,达到7500元左右。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