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16日,“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成果鉴定会”在四川宜宾市江安县举行。专家认为,此次试验的成功证明了人工培育的长江鲟亲本具备自然繁殖的能力,为中华鲟等其他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思路。
在位于长江上游宜宾市江安县竹岛夹江水域的试验点,今年3月孵化出的长江鲟幼苗体长已长到了四五十毫米,通体呈现为黑色。
今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将雌雄各10尾长江鲟性成熟亲鱼投放至预制网笼产卵巢,通过流速营造、河床底质铺设等产卵场模拟构建方法,首次完整记录了长江鲟产卵、排精、受精等繁殖行为特征。本次试验投放的雌雄各10尾长江鲟亲鱼中,雌鱼8尾,雄鱼7尾完成了自然繁殖活动,繁殖率为75%,产卵量超50万粒,受精率为54%,成功孵化出健康鱼苗,试验取得成功。
长江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种群规模急剧缩小,2000年前后,野外自然繁殖停止。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针对长江鲟高度濒危的现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全面加强长江鲟保护科研攻关,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总台记者 贾宜超)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