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余晓勤)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发展格局。潜江蔬菜不仅融入了武汉都市圈农业,而且还成为“保供、增收、就业、惠民”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扶贫产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周前播种的西兰花种子,已长出两片小叶,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移栽了。8月15日,记者在渔洋镇拖船埠村陈先芝的西兰花基地见到她时,她正在查看西兰花幼苗长势。
陈先芝告诉记者,每年西兰花采收季节,都会有武汉来的客商直达田间地头进行收购。他们种植西兰花不仅能保障武汉都市圈市民的蔬菜消费需求,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共建都市圈“菜篮子”工程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都市圈居民消费的硬核举措。
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 15.32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3万亩,露地蔬菜8.22 万亩,水生蔬菜4.8万亩。我市依托资源禀赋,推进产业优势布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了“黄湾贡藕”“小二黑”等一批蔬果品牌,建成了“数村一品”特色蔬菜基地5个和10多个“一村一品”基地,比如:总口管理区和渔洋镇的西兰花、龙湾镇和园林街道的红菜苔、竹根滩镇的白皮黄瓜、泰丰街道的四季分葱等。
以信息化为重点,促进产销对接。我市蔬菜产品年外销量60 万吨左右,部分蔬菜产品销往武汉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为了提高蔬菜直供比重,丰富都市圈蔬菜市场有效供给和提高蔬菜生产效益,我市绿色蔬菜行业协会还与武汉商超及蔬菜批发市场合作,建设了生鲜蔬菜直供基地。与此同时,严格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分品类建立蔬菜生产、流通环节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进一步提升蔬菜产品质量。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积极争取武汉市将潜江蔬菜产业纳入武汉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武汉市蔬菜产销体系一体调度销售,同菜同价,加快建设武汉大都市“菜篮子”基地,奏响乡村振兴更强音。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