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旭:“还房贷”何以在周期内成为居民“投资方式”?

来源: 中新经纬2023-05-18 05:35:54
  

中新经纬5月17日电 题:“还房贷”何以在周期内成为居民“投资方式”?

作者 魏宏旭 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期,央行发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引发一定争论,在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超预期增长背景下,4月份为何出现了明显的信贷收缩?居民的存款到哪里去了?


(相关资料图)

住户存款自2022年2月首次显现同比负增长

据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但这一增量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据兴证宏观统计,4月新增居民贷款是2012年以来同期的最弱值,且低于2022年4月,居民中长期、居民短期贷款均较弱。

与此同时,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了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是自2022年2月以来,住房存款同比首次转负。

整体信贷规模和存款规模增量下滑与住户存款、贷款减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这反映出当前经济恢复是结构性的不均衡,表明经济的真正恢复仍需进一步稳固信号。

一般而言,居民存款下降可能大部分会用于消费、购房支出、投资等方面。目前由于缺少细分数据,对于4月份住户存款的大幅下降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从各方面的解读来看,包括笔者在内,都不赞同“居民存款下降的去向是主要用于消费支出”的论点。

笔者认为有几个理由:其一,4月份通胀的持续下滑表明整体消费需求不强,与居民存款的大幅减少不相符合。其二,住户部门存款下滑与居民短期信贷下滑,意味着其用于消费支出的规模有限,这与一段时期以来汽车等大宗消费下滑现象相一致。其三,存款下滑与中长期居民贷款下滑同步,意味着一部分存款可能用于了居民“提前还贷”,从而导致了资产负债表收缩。

有一些券商研究机构认为,4月份居民存款的下降,与理财等投资产品扩张和股市回暖的迹象相关,这意味着在存款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一部分存款重新流向理财、投资等领域。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同比增长2912亿元)可能反映出相应的情况。

当然,对于“存款下滑是否是经济增速再次下滑信号”的说法,笔者认为对这种观点大可不必担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基数效应,二季度经济增长可能在数字上要好于一季度。同时,消费恢复往往会慢于投资恢复。

“还房贷”何以在周期内成为居民的“投资方式”?

市场有分析指出,目前居民部门选择了修复资产负债表,意味着居民选择的投资模式是——“还房贷”。这既与目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导致房产价值下滑有关,也和疫情下居民收入下滑和预期不稳有关。未来消费需求的恢复,仍需要居民部门不断积累收入、就业状况稳定之后才能实现。

市场对于居民存款下降的担心,其实也是对当前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仍存疑的反映。

笔者建议,后期在适当时候要推动降低政策利率,释放出更多积极的政策信号。一方面,在通胀不断下滑情况下,国内实际利率水平其实是相对上升的,降低名义利率有助于保持实际利率稳定,降低整体社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这种降息并不在于力度大小,仍可采取“精准调节”方式进行。因为其更具有推动预期改善的直接效果,体现出政策支持经济的信心,并进一步增加政策的普惠性。(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编辑:付健青】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