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16日召开了半月总结会,会上的内容特别让人惊喜。
3月上半月销售50.9亿,超过了2月份全月的46.8亿,
和2月上半月相比翻番。
【资料图】
这惊人的销售数据确实让人看到了恒大重新活过来的希望。
相比起2020年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额为7232.5亿元,差距还是很大,重拾市场信心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1.陷入危机
2021年下半年,中国的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陷入了重大债务危机。
恒大总负债达到2万亿元,相当于中国一年GDP的2%。
借款涉及到155家银行,每天利息支出就高达3亿元。
然而现金流却越来越少,导致2021年下半年起,全国恒大工地陆续停工。
工人工资、建工企业、银行贷款、抽血贷款等接踵而至。
2021年合约销售额将跌至4430.2亿元,这基本上全是恒大陷入危机以前的收入。
信任危机产生后,其实陷入了死循环,越卖不出房子,资金越收不回来。
大厦倾倒,就在一瞬间。
2. 背后原因
很多老百姓都觉得房地产是高利润行业,可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正常企业拿地收益也就是10%左右,往往一个项目至少都需要投入几个亿的资金。
开发商借钱拿地,拿完地迅速的开工开盘回款,再用这个钱去拿下一波的地。
只有通过高周转,提高现金的周转率才能提高利润。
在市场好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疫情影响再加上房地产调控,银行借不出钱来,利息还不上,
陷入了死循环,只能被迫停下来。
恒大的问题不光是借钱多,他的资产也不优质,多数分布在二三四线城市。
由于没有优质资产,所以危机爆发后很难找到别人接盘,甚至会被别人恶意压价,贱卖更难以还债。
恒大冰泉,恒大汽车,恒大足球等烧钱机器,都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的,而这些品牌全是赔钱的买卖,全是窟窿,更是吸血鬼。
3. 涅槃重生
2023年1月1日凌晨,许家印在公司内部致信全体员工,总结了恒大2022年的成绩。
恒大地产732个保交楼项目全面复工,全年累计交楼30.1万套。
恒驰汽车三年磨一剑,实现了恒驰5的量产和交付。
恒大物业尽心尽力服务超千万业主。
海花岛稳步运营,累计接待游客760万人次。
看到这些成绩,地产、汽车、物业、文旅复苏,明显感觉到恒大逐渐活了过来。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显然来之不易,这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放宽,给了恒大很多喘息机会。
短短一个月内,政策端四箭齐发稳楼市!
第一支箭,信贷支持!"金融16条"正式落地,银行信贷端迅速给出了超万亿的融资授信额度。
第二支箭,发债!支持央行提供约2500亿的债券融资支持,尤其修复了民营房企的地产债价格支撑。
第三支箭,股权!证监会发文,支持房地产再融资,时隔多年重启上市房企股权融资!
紧随其后,第四支箭也来了。内保外贷,四大行向房地产提供担保离岸贷款,继续补充房地产现金流。
内忧外患都解决了,一切都将步入正轨。
目前,恒大工地基本全部复工,推出很多现房,推行现房销售制度。
销售额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公司运转慢慢正在变好,老百姓激动地痛哭流涕。
本该按时交房,现在能恢复施工,反而成了一种奢求,让人感动。
当初停工的时候,最可怜的就是老百姓。
交了钱,不能按时收房,工地停工还要继续还贷。
即使复工,烂尾的阴影始终占据着购房人的心理,难以消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家印说过,2023年是恒大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千方百计保交楼的关键年。
听其言,观其行。
跨过这道坎,以后的路就会越来越好走。
所有老百姓也希望恒大能开启涅槃重生的新篇章。
因为这样,房子就有保障了。
落在半空的心,也就安了。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