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来袭,钱正在变得越来越值钱,但这可能不是好事!

来源: 史料纪实2023-03-11 15:55:19
  

通缩来袭,钱正在变得越来越值钱,但这可能不是好事!


(相关资料图)

恐龙相信,大家一定看到最新的M2数据了,依旧延续令人震惊的高速增长态势。

截至2023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是的,你没看错,在1月令人震惊的12.6%基础上,2月又增加了0.3个百分点。

钱,正变得越来越多,加快变多中。

正常来说,当钱变动后就会贬值。

物价上涨,对居民而言就是通货膨胀。

然而现在的情况没有那么简单,在货币大幅增长的今天,我们十分诡异的并没有等来通胀,反而等来了通缩。

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1%。

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向前追溯,我们赫然发现,这是一个在过去三年、疫情防控最厉害时才有可能见到的数字,如果具体看更是让人惊讶,31省份中有高达15个省份的CPI重新回到0时代,2月份全国CPI甚至环比下降0.5%。

也就是说,在我们开足马力印钞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在诡异的下降。

市场上的钱变多了,钱却同时变得更加值钱了,放水对物价上涨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有人说这是好事,物价下降,东西便宜了,老百姓消费压力就小很多。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日常所需食物,你现在还敢消费吗?事实上,正因为消费萎靡不振,才导致在钱越来越多的当今,物价逆势下跌,我们正在迎来通缩!

对于经济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比通胀还要可怕!

你的消费,对别人而言就是收入。

你不消费、我消费、大家都不消费,经济就起不来。经济起不来,情况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加速进入寒冬。

企业赚不到钱,会降薪裁员,大家收入受到影响,就更加不敢消费,为了推动消费,价格就会进一步下降,然后企业因为效益下滑,又开始新一轮的降薪裁员。

原本可能是几个行业受到影响,但是在这个循环之下,最终谁也跑不了,都要进入到通缩这个怪圈之中,经济越来越冷。

在一个钱的数量以百万亿元的规模迅速增多,本应越来越不值钱的时候,老百姓手中的钱正在变得越来越值钱。

还有什么是比这更诡异的事情吗?

现在放眼望去,因为总需求不足,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产能过剩。

比如,最近如火如荼的汽车降价潮,大幅降价不是因为行业内卷、技术突破或变国标,就是因为库存太高,企业扛不住了。

为了救企业,政府不得不出手,通过补贴方式让价格降下来,促进消费。

有用吗?

短期看有用,长期效果值得怀疑。

因为政府手中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现在财政如此紧张,不可能无限制的补贴下去,而且这种依靠政府补贴拉动起来的需求,终究只会是昙花一现。

如果将来不补贴了,企业还能这么低价卖车吗?

如果不能低价卖车,消费者还会购买吗?

消费者不买,以后的库存怎么办?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长久的生产,而不是只有眼前的繁荣就足够了。

所以,这种依靠地方财政补贴开启的降价潮,注定不能持久,甚至在释放完积压的购车需求之后,很快就会失去效果。

剩下的人因为没有钱,这种程度的优惠是不会买的,除非降价优惠幅度可以再大下去,而且一直保持下去。

这么整,财政也扛不住。

汽车行业作为第二支柱产业,政府还会管一管,其他行业也要不行了,也需要财政拿出钱来救,可是有人管吗?

在通缩的影响下,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汽车如此,房地产亦如此,其他行业更是一样。

试问,现在还有不过剩的行业吗?

没有了!

什么都在过剩,需求却在极速下降!

通缩之下,不管企业愿意还是不愿意,价格最终都会跌下来的,这就是大趋势,重新跌到大家买得起为止,哪怕印再多钱,给再多政策救市,也改变不了这个趋势。

最终结果对消费者而言,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整个过程,却是十分痛苦的。

通缩之下,收入持续减少,手中的钱越来越少,缩衣减食将成为常态。

当一切重新回到较低的价格水平时,一切才会又重新恢复正轨,但是对发展而言这却是在倒退。

最后多说一句,现在制约消费最大障碍是房价。

房价不降,消费怎么也起不来!

但房地产本身是用来锁住财富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居民创造的财富现在几乎都在房地产里,根本不敢让它降下来,怕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所以国家只能拼命拖着,这就注定通缩的过程会变得极其漫长。

上面说过了,这个过程是十分痛苦的。

也就是说,时间将会变长,甚至无限期拉长,直至国家扛不住压力,或者出现新的技术突破带动经济再一次快速发展位止。

对于漫长的苦日子,你做好准备了吗?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