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未付债务超460亿!阳光城能走出困境吗?

来源: 侃见财经2023-02-17 10:55:48
  

距离“三支箭”发出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整个地产行业都在逐渐回暖。

不过对于阳光城来说,这家千亿房企、曾经的行业黑马,却仍在为庞大的债务而烦恼。

2月9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合作方款项、公开市场相关产品等)本金合计金额460.18亿元。


【资料图】

460.18亿,显然不是小数目;而除了债务违约之外,阳光城的经营状况同样不乐观。

1月31日,阳光城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根据财报预告显示,2022年全年,阳光城预计实现净利润为亏损80-110亿,扣非净利润则为亏损91亿-121亿,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亏损69.52亿、扣非净利润亏损96.01亿相比,亏损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从财报来看,截至去年三季度,阳光城的总负债仍高达2985亿,资产负债率则达到了90.05%。一边是越滚越大的负债和违约债务,另一边则是不断扩大的亏损,面对负债和亏损带来的双重压力,已经爆发债务危机一年多的阳光城,还有能力走出困境吗?

阳光城,“狂飙”的行业黑马

激荡的房地产行业,轮流上演着黑马和奇迹的故事。

在庞大的房地产市场中,“闽系派”无疑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存在。凭借着“敢打敢拼”的精神,“闽系派”中出现过许多的黑马和奇迹,像以福州为中心的“北派”房企——融信、金辉、阳光城,还有以厦门为中心的“南派”房企——世茂、建发、中骏。

而今天要介绍的阳光城,其实就是“闽系派”中典型的代表。据统计,在2006年时,阳光城还只是一家区域性的小房企,销售额不过2亿出头;但到了13年后的2019年,阳光城的销售额却成功突破2000亿大关,销售额每年的平均增速超过70%,堪称行业奇迹。

那么,为何阳光城能做出如此彪悍的成绩?这背后,自然离不开其激进的运作手法。

回过头来看,阳光城的崛起主要是从2012年开始。2012年3月,阳光城挖来了曾任职于华润置地和龙湖地产的陈凯,其成为了集团的总裁,阳光城正式迎来了“陈凯时代”;此后,阳光城也将总部从福建迁到了上海,并开始走出福建、向全国大举扩张。

作为龙湖的老将,陈凯深谙地产运作的手法,在加盟之后,阳光城先是启用了“高周转+低成本”的运营策略,将项目从取地到开盘的周期逐渐缩短到6-9个月,然后又启用了“股+债”的多元融资策略,对标万科、恒大等龙头企业,提升有息负债占比。

几次策略调整过后,阳光城迎来了第一轮“狂飙”:2012—2015年,阳光城的销售额就从最初的20亿出头飙升到了200亿,不过短短三年就翻了十倍,=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2016年,已经创造了行业神话的陈凯离开了阳光城,“陈凯时代”正式落下帷幕,正当大家以为阳光城要慢下来的时候,没想到仅仅过去几个月,阳光城又挖来了碧桂园的两名大将——吴建斌和朱荣斌,而阳光城则正式进入“双斌时代”。

作为碧桂园的老将,吴建斌和朱荣斌将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带到了阳光城,其先是定下了“3+1+X”的扩张策略,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进军,然后又通过招拍挂、收并购、一级整理、三旧改造、产城融合等多方式获取优质土地,成为了行业中闻名的“地皮收割机”。

凭借着更加激进的运作手法,阳光城再一次迎来了突破。2018年9月,阳光城销售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大关,成为了千亿房企中的一员,当年累计销售额来到了1628亿;而到了2019年,阳光城销售额更是突破了2000亿大关,全年的销售额达到2110.31亿元。

险资“反水”,引爆债务危机

2020年是许多房企发生“转折”的一年,而阳光城也正是从这一年走向衰落。

当时,地产行业最蓬勃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随着“三道红线”的出台,行业监管趋严,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一夜入冬”,恒大、融创等巨头都陆续出现债务危机。

面对这种情况,朱荣斌决定给阳光城上了一道“保险”,拉来了险资——泰康系。

2020年9月,阳光城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嘉闻将5.55亿股的股份转让给了泰康系,约占总股本的13.53%,其中,泰康人寿受让8.53%股份,泰康养老受让5%股份,股份转让单价为6.09元/股,交易金额合计33.78亿元,康泰系一跃成为阳光城的第二大股东。

从动机来看,朱荣斌拉来泰康系的意图其实非常明显——随着行业监管趋严,融资越发艰难,引入康泰人寿不但可以拓展融资渠道,而且双方的合作还能带来更大的利益。

不过,康泰人寿自然也是为利而来,双方在合作时不但签署了协议,阳光城需保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不得少于可分配利润的30%,此外还有业绩对赌:阳光城前五年承诺每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第6-8年年增长率不低于10%,第9-10年年增长率不低于5%,若未达到业绩要求,由控股股东将差额部分补偿给上市公司。

实际上,当时的阳光城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的体量,想要达到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的目标难度很大,但让人没有想到,阳光城不仅仅是增速不达标,而是出现了业绩严重亏损的情况——2020年第三季度,阳光城扣非净利润亏损了17.52亿元,业绩雷已然炸响。

业绩的突然变脸,直接引发了公开的“战火”。当时,来自泰康系的两位董事陈奕伦、姜佳立对阳光城《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提出异议,并投反对票,要求对经营恶化作出解释,而阳光城也遭遇了“股债双杀”,随后开始逐渐出现债务危机,资金链越发紧张。

回过头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曾被阳光城视为保险和“神队友”的康泰系早已经消失在了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但被“抛弃”的阳光城如今却深陷困境,不但连续两年出现了巨额的亏损,还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总负债达2985亿,阳光城能走出困境吗?

去年11月,随着恢复上市融资的“第三支箭”落地,行业开始逐步回暖。

不过,对于阳光城这家曾经的千亿房企来说,虽然外部的环境在逐渐好转,但面对庞大的债务压力以及越发严重的亏损情况,想要渡过难关却依旧十分的困难。

2月9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合作方款项、公开市场相关产品等)本金合计金额460.18亿元;而在违约负债之外,截至去年三季度,阳光城的总负债高达2985亿,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90.5%。

近3000亿的总负债,对于当前身处困境的阳光城来说,无疑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2985亿的总负债中,流动负债为2712亿,其中短期借款为42.59亿,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287.7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95.4亿,三者合计超过了800亿;而同期,阳光城的货币资金却仅为103.8亿,资金缺口巨大,

而除了越滚越大的负债之外,阳光城的经营状况同样也不乐观。

1月31日,阳光城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根据财报预告显示,2022年全年,阳光城预计实现净利润为亏损80-110亿,而在2021年,阳光城的净利润就已经亏损了69.52亿,若按照2022年亏损80亿来计算,短短两年时间,阳光城累计亏损达到了150亿。

当然,面对庞大的债务压力,阳光城也并非没有做过努力。去年5月,阳光城将所持永康众泰小镇股权以57亿转让给滨江集团,虽然楼面价格对比周边低了一半,但阳光城却还是选择“忍痛割肉”;除了转让项目和物业之外,阳光城的老板林腾蛟还以打对折的价格,将上市公司龙净环保总股本的15.02%以17.34亿对价转让给紫金矿业。

不过,面对庞大的债务,这些资金显然远远不够,这些自救行动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2月9日的债务违约公告,阳光城表示,公司为化解债务风险,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商讨多种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公司将在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积极协调下,制定短中长期综合化解方案,积极解决当前问题。

很显然,面对债务危机,阳光城并没有选择“躺平”,但面对庞大的负债,阳光城想要走出困境却依旧困难重重。

关键词: 走出困境 资产负债率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