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03年的一年,张纯如惊恐的给母亲打去求助电话:“妈,我收到两颗子弹,有人要杀我”。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备受世界瞩目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竟然会因为一本书,遭到死亡威胁。出生在美国的张纯如,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她的祖父曾在国民党政府做过官,而外祖父也是一位抗日将领,而且还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虽然从小出生在美国,但他的家人总是教育张纯如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中国文化,不能忘记汉语。小时候家人经常会对张纯如讲自己年轻时的往事,每次聊天时,父母总会提到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中发生了什么,她的外祖父又是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不绝的江水又是如何被鲜血染成红色。此时,年纪还小的张纯如并不明白什么,只是这份记忆被她深深藏在脑海里。张纯如23岁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加州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那一张张黑白照片,冲击着她的心灵。然而当她想要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段历史时,却发现在加州偌大的图书馆中,竟然没有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历史被遗忘了,张纯如的脑海里闪过那一张张惨绝人寰的照片。所有人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不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屠杀,这让张纯如无法接受,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新闻系毕业的张纯如决定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为世人揭露这段历史的真相,让所有人都知道日本侵华时的种种行径。当她搜集资料时,发现二战后几乎找不到描写中国抗日的权威著作,随着更深入的调查,她发现日本右翼根本承认做过这件事,甚至还篡改教科书。这更加坚定张纯如解开历史真相的决心,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一本《贝拉日记》。贝拉是一个德国人,当时他生活在南京,他不仅亲眼目睹了日军的罪行,还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录在日记中。1938年的一天,一位母亲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日本士兵糟蹋却无能为力。她跪在我的面前,请求我救救她的女儿。我只能冲着那个人大喊,那个日本士兵看到我身后的标志,才提着裤子跑掉了。这是《贝拉日记》中记录的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从1937年11月,类似这样的惨事,在南京城的每个角落里上演。除了《贝拉日记》张纯如到处寻找资料,甚至查阅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参加过二战时的老兵,亲自来跑到日本、欧洲、中国,走访当年的幸存者。听到了比外祖父更加详细且沉重的诉说,聆听的张纯如仿佛也置身在这场人间灾难中。在整理资料时,青春正好的张纯如整天面对砍头、活埋、活焚、挖心、分尸等等兽行,各种残忍血腥的手段洗刷着张纯如的灵魂。这让张纯如身体和精神备受煎熬,噩梦和失眠更是一直陪着她。经过整理,张纯如得到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42天,南京城发生集体屠杀28起,零散屠杀858起,强女干2万余起,30万被屠杀。整个南京城到处都在流血,奔腾的长江也被血水染红。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张纯如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如实的记录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书中不仅揭露了日本在南京城的种种残暴行为,更是在书中记录了日本是如何在战后颠倒黑白,拒不道歉、掩盖历史的恶劣行为。此书一问世,便震惊了整个世界,如同一颗深水炸弹被引爆,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被曝光于天下。此书更是连续五个月被《纽约时报》列为最佳畅销书,近百万册书籍向世人揭露真相。随着《南京大屠杀》的畅销,张纯如和她的家人却面临不断的骚扰、恐吓和报复,面对多方面的威胁。在长期巨大的压力下,张纯如也因此患上抑郁症,精神崩溃整日面对白色的医院。2004年11月,不堪负重的张纯如独自开车到一条荒芜的公路,饮弹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年她才35岁,她用生命为代价,让世界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没有什么耻辱和怆痛是可以被彻底清除的,在那些不肯沉睡的记忆里,在虽已结痂的伤疤下,永远都有血在流淌。忘记南京大屠杀,比南京大屠杀本身还要可怕,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历史一次又一次重演。国之殇,不敢忘,也不能忘,点击下方链接,把这本《南京大屠杀》带回家,让我们铭记这位女战士,也铭记这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 被遗忘的大浩劫)张纯如 原版史料全纪实抗日 正版图书精选¥42.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