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彩陶坡遗址出土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

来源: 腾讯网2023-08-26 02:35:22
  


(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刘颖颖)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近日,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龙形蚌饰。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件龙形蚌饰应属于红山文化早期,年代上早于此前出土的玉龙,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

彩陶坡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镇。龙形蚌饰出土于遗址内一座房址的西南角,因质地酥脆,考古队员在现场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初步加固处理,并连同周围土块整体提取。之后,还将请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开展拼对、修复等后期保护工作。

出土的龙形蚌饰。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此件龙形蚌饰长20厘米左右,由头部、身部和尾部等几部分组成,雕刻手法细腻写实,头部特征明显,口部张开,朝向彩陶坡坡顶的方向,尾部用刻划的菱格纹来表现鳞片,还压有一块蚌饰残片,可见简单刻划的边框和内部的圈点纹。

彩陶坡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胡春柏表示,该龙形蚌饰整体形态有别于以往发现的C形玉龙,呈现出舒展的龙的形象。

此外,该房址还出土两件可复原陶器,一件是夹砂灰陶饰划线纹筒形罐,一件是夹砂灰陶饰字纹筒形罐,均为典型的红山文化遗物,且年代偏早。

据悉,红山文化是中国著名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专家认为,龙形蚌饰既丰富了红山文化龙的形象,也扩展了学术界对红山文化龙的认知,是洞察红山文化普通聚落人群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线索。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