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唤醒沉睡土地 提升城乡品质
宁波市持续高质量推进“三改一拆”
“红色浒溪线”获评省级“精品示范路”、成功创建省“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和省“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我市以抓铁有痕的力度、踏石留印的韧劲,持续高质量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唤醒沉睡土地,提升城乡品质。
“拆”是为了更好地“用”,“破”是为了更好地“立”。2013年以来,我市深入违建深水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888万平方米;同时按照“以整治抓建设、以建设推整治”的思路,一体化推进拆改建用,累计完成“三改”面积1180万平方米。2022年,我市开展以“拆违建、优环境、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拆违治乱”专项整治行动,共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各类“两违”行为3403宗,涉及面积397.74万平方米。
阳明街道富巷新村片区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区长期存在管道“梗阻”、道路破损、车位紧缺、绿化破败等问题。为切实解决民生难题,该片区被列入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三期)计划。项目共涉及房屋244栋,总建筑面积约34.32万平方米,改造内容主要包括道路重建、景观绿化改造、房屋外立面修缮、管线入地改造及其他配套设施等5大工程,总投资约1.7亿元。经过200余天的奋战,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曾经环境杂乱的小区蜕变成为整洁舒适、温暖宜居的“温情社区”。
历时3年完成项目主体建设的余姚河姆渡万洋众创城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规划用地约102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一个以五金、汽配和塑料为主导行业、集“产城融合、资源共享、土地集约”诸多业态于一体的区域新型产业集聚平台。相较于传统园区分散型投资需要用红线退让分割土地、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该项目利用“垂直工厂”方案向空中要地,实现工业厂房多层化、高层化,工业用地容积率高达2.69,能容纳企业100家,是传统园区的5倍,有力地促进了集约节约用地。
坐落在城区的市公共文化中心用地面积91.34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7.8亿元,是我市目前最大的文化综合体。该项目“前身”为城中村,村内环境杂乱无序、整体形象不佳。“变身”市公共文化中心后,这里整合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及活动中心等公共资源,为市民欣赏文艺展演、博览图书杂志、开展培训辅导等文化服务活动提供了更优质的条件,也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全长113.15公里、穿越四明山区42.8公里的浒溪线是我市的一条重要交通线。为提升道路沿线环境品质,全市先后投入5亿元,以“五美”创建为目标,对大岚镇至四明山镇27.95公里沿路两侧进行综合整治改造,进一步完善道路沿线设施,加大绿化、美化、洁化、彩化力度,确保点上出彩、线上成景,更加显露“畅、安、舒、美”的自然风姿;同时,依托公路沿线特色地貌及山水人文资源,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等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民俗风情体验、观光采摘、休闲骑行等特色,新建或修建多个观景台和休憩区。目前,通过持续而有力的提升改造,浒溪线已经成为能充分展现四明山特色的“景观道、文化道、休闲道”。
来源:余姚发布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