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精彩不断!多个城市举行活动展示非遗魅力 当前速读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6-10 17:08:44
  

今天(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上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


(相关资料图)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在主场城市四川成都,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并为“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揭幕。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还将举办“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论坛、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线上展览、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展演大赛、“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等系列活动。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罗娟: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成都的主场城市活动之外,在国家文物局的倡导之下,全国各地的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组织开展了7200余项精彩纷呈的文物展览展示和惠民服务,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也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山西太原:非遗文化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今天(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山西太原,国家级非遗马头琴走进校园,面向师生开展表演和演奏技艺传习教学,让大家能够体验马头琴演奏技艺、感悟非遗魅力。

演出中的表演者都来自学生马头琴乐团,认真的演奏,动听的曲目深受大家欢迎。

太原市杏花岭区化工路小学校学生 孙紫轩:马头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声音优美、好听,在我学习疲劳的时候,我拉一拉它,这个乐器的声音能让我放松。

太原市杏花岭区化工路小学校学生 刘昱莹:这种乐器比较新颖,历史非常悠久。每天写完作业以后,我觉得拉琴会陶冶情操,还提高了我的马头琴技艺,我认为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去弘扬非遗。

2020年化工路小学非遗项目马头琴演奏乐团成立,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名学生参与。由于马头琴演奏难度较高,老师也会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针对性教学。

非遗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在山西太原,中小学校把非遗内容纳入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辅相成,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

侗族大歌唱响侗寨 多彩活动展示非遗魅力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当地的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上有“天籁之音”的美誉。人们以侗寨为背景,田园为舞台,用歌声来讲述传承千百年的民族文化,展现非遗的魅力。同时还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举行了系列活动。

总台记者 陈春晓: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黎平县肇兴侗寨的寨门附近,此时此刻我已经被欢快清亮的歌声所吸引。就在侗寨附近的梯田上站满了人,他们来自黔东南州侗族地区的8个县,一共有3000多人,大部分都是侗族大歌歌手。

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侗寨大歌叫作《十二月劳动歌》,用歌声讲述了人们从插秧到收割的情景。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三五个人就能唱,上万人也可以合唱,人越多唱出的侗族大歌气势越震撼。我看到,人们一边唱侗族大歌,还一边展示传统的农耕文化。其实侗族大歌就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他们模仿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在劳动中歌唱,在歌唱中劳动,通过集体合唱,传递内心的情感。

除了唱响侗族大歌之外,在肇兴侗寨的主街上,侗族、苗族、瑶族同门,组成了13支队伍,展示他们的服饰、乐器和习俗。这次的系列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来到肇兴,感受这里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肇兴侗寨所在的黔东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6项,400多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年来,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等等方式,不断加强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机场、高铁、高速,缩短了时空距离,当地把良好的生态和民族文化,看成促进人们增收的宝贝。这段时间,当地推出了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130多公里的线路,把沿途10个传统村落串联起来,让游客们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把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