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话题“年轻人为什么又接受相亲了”冲上了热搜,处于相亲市场上的年轻人打开了话匣子。每逢七夕、春节等节日,“相亲”很容易成为高频词语。在过去,一些年轻人认为“相亲”是“婚姻不自由”的代名词。但现在,很多年轻人能够接受相亲了,这是为什么?
(资料图片)
44.84%受访青年接受相亲
“抛却被人挑拣的感觉,享受认识新朋友的过程。”“线下相亲一直很热闹,不仅是年轻人,中老年人也相亲。”“交友渠道有限,相亲不失为一个结交异性的方式。”“相亲效率高一些,熟人介绍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减少风险。”其实“相亲”一直是一个火热的话题,虽然没有人一直相亲,但总有人需要相亲。
2022年,《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44.84%受访青年接受相亲。因为平时学习或工作忙、没什么时间去认识异性而选择相亲的人占44.78%;交际圈窄、没有机会认识异性而选择相亲的占39.58%;怀揣“能找到男女朋友最好、成不了就当认识新朋友”心态的人占39.86%;父母安排、自己也不排斥这类人占38.44%。家人、朋友、同事介绍(66.62%)则仍是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相亲场景。
疲于应对的相亲关系网
“95后”女生杨茵,201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宿迁的一个镇上就业。与此同时,她也开启了人生的相亲之旅。每年春节、七夕、中秋、国庆甚至是休息日,都会被家人或是朋友安排各种相亲,在一场又一场相亲中,杨茵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不是拒绝相亲这种认识异性的方式,而是相亲占据了生活里很多的时间。”杨茵说,每次跟相亲对象接触后,没看上的也没办法直接拒绝,就算拒绝了,也会
有熟人在中间阻拦。“再接触一下啊,小王人很不错的。”“看不上也不能直接拒绝,不然显得很没礼貌。”诸如此类的劝解,杨茵已经听了太多,但又不能驳熟人的面子,只能跟相亲对象在微信上尬聊。
因为熟人介绍相亲对象这件事,杨茵还和母亲争吵过,但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毕业5年了,杨茵前后接触了300多个相亲对象了,但还是没有寻找到中意的人。杨茵觉得人生未定,一切都充满了可能,结婚这件事也没有必要太过着急。但两代人婚姻观的差异让杨茵和母亲之间,产生了难以跨越的鸿沟,也让杨茵产生了逃离家乡的想法。
婚姻自由与相亲不冲突
诚然,像杨茵这样的单身青年,社交范围窄,工作地点固定,相亲是一个认识异性的机会。也有一部分的年轻人接受了相亲,开始主动占领相亲市场。
“00后”男生林凌今年在父母的安排下接受了第一次相亲。毕业后,林凌是个自由职业者,空闲时间也比较多。林凌认为,有些年轻人崇尚自由恋爱,认为相亲与自由恋爱冲突,因此对相亲比较抵触。
“接受相亲完全是由于好奇,体验过一次相亲后,我理解了同龄人排斥相亲的原因。”去相亲的年轻人好像被贴上了一个标签,那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去相亲的年轻男女,往往是凭自己能力找不到对象的人,这种看法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选择相亲。
谈到爱情,林凌说:“每个人对爱情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好的爱情是物质和精神的双赢,女方理解男方,男方包容女方。”
对于“相亲能否遇到爱情”这个问题,林凌表示,相亲是一种提高遇到爱情概率的方式之一。现在社会,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去谈恋爱,所以相亲更像是媒人为年轻人搭建的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年轻人会享受到一些便利。(徐欢)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