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举国疯狂的“送挂历”,如今安在否?

来源: 章哥说买房2023-03-08 11:35:09
  

我爸春节前一直念叨着让我挑几本挂历去,要大号的。其实家里每年都有送的,至少也有银行和保险的。但老爷子是习惯了在挂历上写字,记下哪天该办什么事儿。现在的挂历确实个头小点儿,没有过去的写字方便了。

老爷子说他往挂历上记事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也就是解放前。那会儿的挂历也都是商家广告,以香烟和药品的为主,个头儿和现在的差不多,有单张的也有能翻篇儿的。解放后停了几年,商家不送了。但等我爸参加工作之后就又有了,各个单位只要是有能力,都印挂历发给职工当福利。单位之间也互相送,礼尚往来的一种交际手段。


(资料图)

我没见过这些老挂历,但按我爸的说法也挺好看的,内容都是紧跟时代潮流。比如伟人们的照片,新社会的建筑等等,后来还有样板戏和电影剧照什么的,设计的都很不错。

中间停了几年,一是60年代的运动导致,印刷厂根本顾不过来。然后是70年代,有两年各单位之间互相攀比,送的有些奢侈了,所以高层下令整治,有两年就减少了规模也降低了质量。

但80年代之后就不自己印了,都是直接采购或找南方厂子代加工,按我爸的说法是个头儿越来越大,纸质越来越好,但内容越来越俗,到后来就纯粹都是泳装美女了。

我在那几年还参加了学校的“评报小组”,跟现在的键盘侠差不多,点评时事,妄想参政议政。印象中就写过反对挂历上都是大美女的事儿,但当时的辅导员是个刚毕业大学生,很暧昧的看了我们一眼,说“你们不爱看是因为不到岁数儿”。

那些年只要到春节就是送挂历,也没别的可送的。我家收的多,所以小学是全校老师每人都给一本,中学是任课老师都送,就跟例行公事似的,没太当回事儿。

但当时也听同学说过,说他父母很为难,因为就是普通街道小厂的工人,没人给送挂历。那要想往出送就得自己买了呗,可当年的挂历应该是挺贵的,多了送不起,只好送年画意思意思,别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教育界集体抵制送挂历应该是在90年代了,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提前贴出公告,不让送也不让收。但这其实属于事后确认,因为就算不贴这告示也没什么人送了。过去是因为挂历贵,人们才当成礼品,而到90年代的时候都收入增加了,挂历也不新鲜了,所以无论是送的还是收的都不当回事儿了。不过这官方的禁止也挺好,让各方都省了心。

之所以挂历在当年流行,主要就是家里没什么装饰物吧,大白墙空着不好看,别的又买不起,那挂历总比照片框子好看吧?

没有挂历的时候,家里来了新客人都是看墙上的照片,有了挂历就是翻挂历呗。反正都是没话找话,看着画片儿找话头儿,要不然干坐着太尴尬。

那会儿我有个同学,也是邻居,他爸是个小领导吧,每年都收不少的挂历送不出去,然后就都挂家里了。少了三五本,多了能挂满墙,跟在家里开展销会似的。那会儿我就觉得他们家特别的别扭,一进屋到处都是美女大白腿,也不知他爸怎么想的,拿挂历当录像了吧?

最迟到1995年前后就没人送挂历了。那时我到公司上班,老板让去买几本样品,然后再考虑买不买送不送的。那会儿我也就是年轻,真把领导的话当事儿办,也不嫌累,蹬着车转了半个北京城。反正什么甘家口、美术馆、木樨园、花市书店都去了,也就是当年的几个挂历最多的地方。

那会儿已经不都是美女了,而是什么图案的都有,红色怀旧风刚过去,汽车时尚又成了主流。然后还有旅游风光的吧,就算有美女也都是跟摩托车什么的在一起拍。

当时的挂历已经不好卖,但可气的是他们不打折,而是多买多送。我吃饱了撑的还跟人砍价,好像是砍到了买20本送20本。

然后就累死我了呗,那玩意儿可沉了,驮着骑回单位一身汗。结果后来还就不了了之了,这东西没人稀罕了,也不知道都哪儿去了。

要说挂历纸确实是挺好的,但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开始就是包书皮,也有当壁纸糊墙的。后来是卷门帘子,折腾了好几年,家家户户都是曲别针卷挂历。

再之后还流行过拿挂历做手提袋,也挺漂亮的,就是胶水不结实,动不动就散架,样子货。不过现在想想都挺诡异的,每人手里拎一个美女头像,别扭不别扭,但在当年就是时尚吧,废品利用……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