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建筑业总产值1350亿元,今年泰安住建工作这样干

来源: 大众日报2023-02-24 14:49:01
  


(相关资料图)

2月22日,记者在泰安市住房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2022年,全市住建系统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市委、市政府“进八争五奔前三”目标要求,担当作为、戮力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建筑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总产值1272.9亿元,居全省第3位,较去年同期增长8.8%,居全省第1位,泰安市位列全省建筑业5强市第3位,肥城市位列10强县第1位,5家企业进入省30强企。

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出台《关于促进泰安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多措并举稳定市场基本盘。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住房租赁补贴“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格局。“红色物业”纵深推进,全市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2.8%,129家社区领办物业公司兜底服务360个住宅小区。

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成效明显,在强化政策支撑,完善要素保障,加强企业培育,招大引强方面聚力攻坚,新型建材产业产业链195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5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2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在全市重点项目“集中观摩大比拼”中列第5名。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新开工道路56.3公里,新增雨污水管网74.9公里、公共停车位1532个。灵山大街东段跨辛泰铁路立交桥、擂鼓石东段、明堂路北段已竣工验收;山口净水厂、西部热源正式运营。“引黄入泰”“莱热入泰”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顺利推进。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家清洁取暖试点稳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被省住建厅通报表扬。全市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6个,新开工棚改项目1072套、改造老旧小区308个。泰山区因老旧小区改造成绩突出,被列为2022年全省住建领域督查激励对象。城乡融合发展势头良好,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居全省前列,同时安全生产基础全面夯实,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23年全市住建工作将紧紧围绕省住建厅确定的“七个一”工作重点,聚焦建筑业转型升级、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任务,在稳中开好局、在进上求突破,奋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品牌建设”,持续稳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入手,强化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全面打响“泰安建造”品牌,力争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350亿元,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持续壮大企业规模,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尽快实现特级企业零突破,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发挥“肥城建安”和“泰建索道”品牌优势,突出建筑企业外出施工行业党委作用,完善外出施工服务机制,持续巩固、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提升产业质效,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业,聚焦“链式思维”,在培植优势企业、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集群发展、打造服务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推动新型建材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将充分发挥泰安建筑业优势产业地位,推进新型建材业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提高建筑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率,推动建材产业提质增效。

聚焦“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尽快形成城市体检评估成果,编制《泰安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结合城市更新开展3处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推动区域风貌整体提升。努力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以老旧街区、厂区、小区及城中村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扎实推动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持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引黄入泰”剩余40公里原水管道建设、“莱热入泰” 10公里管线建设。加快老旧管网改造,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工程,年内城区更新老旧供水管道23.8公里、燃气管道48公里,集中供热设施智能节能化改造2万平方米。

在落实“黄河战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发面,市住建局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6%以上,城镇新增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92%以上。推动清洁取暖改造,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清洁取暖补贴政策,打好国家清洁取暖试点三年收官战。同时,积极建设海绵型城市,实施节能节水行动等行动,推动生活生产方式绿色化发展。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城乡住房保障水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让更多的市民实现安居梦想。全面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引导房企建设质量好、功能优、配套全的高品质住宅,促进改善性住房消费。深化“齐鲁红色物业”服务提升行动,启动物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多渠道增加供给;稳步推进住房租赁补贴扩面增量,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动态化改造农村危房,稳步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争取卫星镇、县域次中心镇、特色功能镇等省级试点,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切实留住“乡愁”记忆。(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刘洋 姜敏 报道)

关键词: 房地产业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