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信产业高峰论坛专家论道 共话“十四五”基建投资前景

来源: 2021-04-22 14:03:4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作为开局之年意义重大。在“十四五”规划主导下,中国未来五年、十五年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阳春三月,知名专家学者集聚政信投资集团和政信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政信产业高峰论坛 · 2021北京合作峰会”,共话中国未来5-15年基建投资机遇,多方视角探索政信金融发展前景。

中国发展·全新定位

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新”字高度概括了中国未来5-15年发展的新定位。政信投资集团副总裁、政达金融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总裁董峰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版图重构,原来的格局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东部先富裕,现在是将东部的发展经验移植到中西部发展中去,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国内外双循环,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亚平表示,展望“十四五”经济和投资形势,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两新一重”领域,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和增后劲的投资力度;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基础建设·经济基石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生产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021年3月29日,美联社报导,美国的振兴经济计划将优先推基建,政策重点在于修建道路、桥梁及其他基础建设。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指出,截至201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高铁超过3.5万公里、公路里程501.3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这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建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得到充分释放。董峰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基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双循环”畅通的新动能。未来,新基建作为我国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我国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吴亚平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基建投资·聚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中国未来经济5-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份纲领性文件可以发现,基建已经融入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

吴亚平指出,“十四五”基建投资方向和重点将集中在三个主要行业领域、三个重点区域。三个主要行业领域,即“两新一重”,分别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工程。三个重点区域分别指的是,经济增长较快、人口较多、需求稳定的中部地区,分别辐射带动西南、西北地区的成渝和关中地区,人口流入、需求大、价格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和都市圈。

相比较于“十三五”规划,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裁林海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重点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

何晓宇表示,有消费的地方,就是投资的方向。与新型消费和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是国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如对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技术将应用到百姓的方方面面。以政府为主导,投资于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重大战略产业,能够为社会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民间投资·金融活水

未来5-15年,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是“智慧”和“低碳”,乡村发展的关键词是“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词是“中西部地区崛起”,我国要实现以上战略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和引导。

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需求的增加,需要各种财政性和金融性渠道引金融活水。林海表示,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外资等是基建主要投资来源,而REITs、PPP二级市场交易、基于数字化的PPP二级市场交易,将是未来创新的基建融资模式。

基建项目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有序推动基建项目建设。

民间投资在未来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它能充分发挥其在市场配置中的作用,将资金精准投入到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绿色中国等国家战略中去;另一方面,它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渠道,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所获得的收益间接增加了财产性收入,这顺应了国家引导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政策导向。政信投资集团执行副总裁、政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鹰表示,在中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契机下,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把新时代的红利分享给投资者,实现国家与个人的共赢。

纵观近期发布的重大国家政策,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建设,提倡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促成社会资本愿意投资、老百姓愿意消费的结果。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为市场化运作的交通发展提供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董峰认为,我国在“十四五”元年的起步标准更高,过去的政策是基于经济快速发展,追求速度,而现在是追求更高的质量、更高的价值;提振民间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进一步拆除妨碍民间投资的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社会资本进得来。

伴随“十四五”规划的推进,政信产业将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势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