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记者7月14日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获悉,为更好保护野生动物,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布设142台红外相机,最新一次数据回收后,科研人员发现,红外相机里新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蛇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了解,是为更好地保护。新记录丰富了科研数据,增加我们对鸟类的认识,为未来动物保护措施提供科研基础,能增强决策科学性。”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丁晶晶告诉记者,监测从2019年12月持续至今。
在最新一轮监测数据回收整理中,研究团队惊喜地发现,南京江宁区一处红外相机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蛇雕。“目前监测还在持续进行中,长期监测数据利于系统了解南京野生动物。”丁晶晶说。
红外相机镜头下,不仅有凑到跟前好奇张望的獐、小麂,灌木丛中专心觅食的黄鼠狼,放松打滚洗泥浴的野猪一家,还有更多令人振奋的新发现。研究组多次在南京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鹇。南京是江苏第二个发现白鹇的地方,2016年研究组在宜溧山区首次发现白鹇。“此前的新记录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颈长尾雉,它们的到来,传递出江苏生态环境正在改善的信号。”丁晶晶说。
一起来认识新记录到的蛇雕吧。
蛇雕是中等体型的猛禽,体长约50厘米,是有名的捕蛇能手。它们主要以各种蛇类为食,也吃蜥蜴、蛙、鼠类、鸟类和甲壳动物。
它们常栖于森林中有阴凉的大树枝上监视地面,喜欢生活在山地森林及其林缘开阔地带,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在高空翱翔和盘旋,停飞时多栖息于较开阔地区的枯树顶端枝杈上。
4至6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其间,每只蛇雕雄鸟都占有自己的领地,如果有其他同类入侵,它们就会将头部和颈部完全伸出,双翅保持向上向前的特殊姿态,并且发出叫声。
蛇雕一般将巢建在森林中高树顶端枝杈上,巢由枯枝构成,巢呈盘状。它们每窝产卵1枚,卵为白色,微微有淡红色斑点。由雌鸟孵卵,孵化期35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抚养60天左右才能飞翔。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通讯员 庚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