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研究团队成功研制105亿年偏差不到1秒的钙离子光频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应用物理评论》。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了解到,高克林研究团队系统解决了黑体辐射频移、多普勒频移、电四极频移等影响钙离子光频标精度的关键物理问题与技术难题,最终实现了不确定度为3E-18的液氮低温钙离子光频标,精度相当于105亿年偏差不到1秒。据悉,这是国际上第五种达到这一精度的光频标。
据悉,光频标是一套高精度测量体系,用于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或频率测量。经过科学家不懈努力,目前国际上已把锶原子光频标、镱原子光频标、铝离子光频标、镱离子光频标推进到E-18同等精度。
高克林说,高精度光频标有助于推进基础物理研究。同时,它在时间基准、相对论大地测量、导航定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