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里的一场生死营救

来源: 新疆日报网2018-02-06 10:57:41
  

1月30日19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苏木齐村牧民热尔仙·库斯马依代焦急地在村口张望。以往这个时间,老伴吐力别克·沙拉依提早就赶着羊群回来了,可当天却连个影子都没有。

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室外温度-32℃。热尔仙一直不停地拨打老伴的手机,可始终无人接听,她立即叫上儿子和邻居一起去寻找。

他们在离村子5公里处的芦苇滩找到了羊群,借着灯光,热尔仙在芦苇滩看到一团东西,她跑近一看是老伴的皮大衣。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热尔仙一边哭一边掏出手机给兵团第五师83团驻呼苏木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王玉伟拨打求救电话。

王玉伟接到电话后,立即向精河县农业局驻呼苏木齐村第一书记达吾列提·再刊汇报了情况。

救人要紧,达吾列提火速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村警务室民警赶往现场。

达吾列提、王玉伟、村党支部书记木拉提哈力·库日曼哈力在车上成立了临时指挥中心,他们迅速制定了搜救方案。车刚到目的地,搜救力量立即跳下车,3人一组展开搜救。

时间一秒秒地过去,至21时,救援工作依然没有新的进展。临时指挥中心又发出了第二道指令:再次从排碱渠、棉花地、芦苇滩出发,扩大搜索范围,注意自身安全。身后,大河沿子镇领导派来的民兵小分队已到达,一束束灯光照亮了整个芦苇滩……

吐力别克失联的事情在村里传开,牵动着全村人的心。村里的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大学生都陆续加入了搜救队伍。

夜越深,天越冷,搜救人员的眉毛、头发、胡须上全都结了霜,他们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跑进车里暖和一会儿,接着又一头扎进寒夜里。

午夜时分,寒冷考验着所有搜救人员的意志、耐力和受寒极限。达吾列提思考着:天冷夜黑,芦苇滩地势险要,如果找不到吐力别克,搜救人员万一遇到意外怎么办?

吐力别克的电话已经没有信号了,他的妻子和亲属在搜救无果的情况下,在雪地里开始绝望地大哭:“这么冷的天,人应该早就冻僵了。”他们的哭声刺痛着每个人的神经……

“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人。群众先回,党员留下继续搜寻,我们要给家属一个交代。”临时指挥中心发出了第三道指令。可是没有人愿意回去,他们用雪揉擦脸部、腿部,促进血液循环,然后又扩大了搜寻范围。

时针已指向了次日凌晨1时。驻村工作队队员赵鹏和其他队员不放弃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芦苇滩深处走去,他的手被划烂了鲜血直流也全然不顾。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我在这……我在这……”赵鹏听得真切,一阵激动高声喊道:“找到啦……找到啦……吐力别克还活着!”

搜救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所有的坚持和努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欣喜的泪水,众人用胳膊当担架、用身体为吐力别克挡寒、取暖,慢慢将他抬进车里。

吐力别克的妻子抱着丈夫喜极而泣:“老伴啊,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原来,1月30日中午,吐力别克赶着羊群在芦苇滩附近放牧,因为穿得太厚他就把大衣脱了放在地上,跟着羊群走。18时,身患糖尿病的吐力别克身体出现不适,突然昏倒了,醒来时已是凌晨。迷糊中他看到对面有很多人、车和灯光,他知道一定是来寻找他的。可身体好像冻僵了,吐力别克试着一点一点活动身体,同时发出了微弱的声音。

“在-32℃的户外昏迷了近8个小时,能活下来真是个奇迹。吐力别克身上穿的羊皮袄、羊皮裤和芦苇滩深处的地温都有助于他抵御寒冷,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救助,后果仍不堪设想。”赵鹏说。

此时已是1月31日凌晨1时30分,这场搜救共计6个小时、参与搜救人员80余人,出动18辆车。大家坐在往回走的车上,才发现因为天气太冷,身体都快失去知觉了,他们中有10余人的耳朵、脚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

“对我而言,这就像是一场噩梦,好在有惊无险。我的这条命是大伙捡回来的,感谢党和政府的温暖,感谢我亲爱的乡亲邻里!”吐力别克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sdnew003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泗水网络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