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好声音”多多益善

来源: 光明日报2018-01-29 16:05:30
  

“春回大地绿满坡,一片蛙声竞唱和。城市哪如乡村好,醉偎田里听山歌。”乍读这清新优美的田园诗句,你会想到这是出自一位54岁的普通农妇之手吗?据报道,这位名叫蒋慕平的湖南农民平常爱好舞文弄墨,但并不被家人理解,一次因为熬夜写作而没把家务做好,丈夫一气之下把她两箩筐的稿子全给烧了,让她黯然神伤。但是,蒋慕平仍然坚持写作,逐步写出了名堂。她写的这首诗入选了优秀农民作者诗文集《农村好声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逐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俨然成为现代文明的先导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而农村面临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农村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空村化”“近乡情怯”“农村婚姻”等问题不断引起媒体报道、社会讨论。然而,在充实农民精神生活层面依旧有很多欠缺,一些地方的农村甚至存在精神生活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本指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足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这种危机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一些地方的农村何以出现精神文化的“生态危机”?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分散化、空心化和空巢化等特点,则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

以此观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谓恰逢其时,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还要想方设法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滋养人的灵魂,要通过各种渠道,把文学、电影、戏曲、演出送到农民身边,尤其要注意以多样化的方式引导新型农民、年轻农民的社交和文化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不满足于被动和随大流式文化生活的农民,或拿起摄像机制作微电影,或组建农民乐队,或将身边的人与事写进诗歌、小说,用不一样的方式感受着生活的变化,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通过对乡土文学传统的挖掘、探讨、诠释,乃至重新建构和积极转化,可以褒扬人性的光辉和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助于激发化解精神文化“生态危机”的内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好声音》的出版发行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作者:蔡清辉,系厦门文学院高级记者、编审)

责任编辑:sdnew003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泗水网络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