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万邦医药研发费用占比显著低于同行,社保缴纳人数数据打架

来源: 红星资本局2021-10-29 15:19:52
  

近日,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医药”)创业板IPO正式获受理。招股书显示,万邦医药拟发行不超过1667万股,拟募资金额4.84亿元,其中超过4亿元资金将用于医药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

万邦医药是一家同时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企业。药物研究通常难度较大,且需要大量投入,但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万邦医药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相较于同行明显较低。

此外,万邦医药招股书公布的社保缴纳人数,与其此前年报中公布的社保缴纳人数不一致,存在数据打架现象。

业绩稳步增长,市场压力不容小觑

CRO是指以合同的形式为药企提供与药品研发有关的服务,实质上是服务于药企研发的外包行为。

万邦医药是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企业之一,其客户名单包括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赛科、华润双鹤,以及华中药业、上海现代制药、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等制药企业。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万邦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5亿元、1.03亿元、1.39亿元和1亿元,2018年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5.23%;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779.13万元、2649.00万元、5451.56万元和3958.65万元,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临床研究服务是万邦医药主要的营收来源。报告期内,分别实现收入9586.67万元、8842.54万元、10211.95万元和7630.9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高达92.96%、87.98%、76.73%和80.33%。

虽然万邦医药的业绩在稳步增长,但其也在招股书中提示了市场竞争的风险。万邦医药表示,CRO行业竞争激烈,属于充分竞争市场,国内外众多企业参与其中。

从国际市场来看,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集中度也较高,国际CRO企业如IQVIA以及Covance等,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实力均在行业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并且这些企业近年来陆续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从国内市场来看,CRO企业竞争激烈但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系国内CRO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所致。近年来,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国内CRO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积极进行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剧了国内CRO行业的竞争。

万邦医药表示,若公司不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保持自身竞争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性,激烈的竞争环境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的影响。

研发费用占比显著低于同行均值

药物研发,尤其新药研发是全球医药行业创新之源,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但药物研发通常是一项难度大、耗时长、投入多的系统性工程。

作为一家综合型CRO企业,报告期内,万邦医药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2018年至2021年1-6月,万邦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60.48万元、673.46万元、778.31万元和486.9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35%、6.54%、5.59%、4.86%。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8.05%、7.63%、9.65%和7.86%。

对此,万邦医药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略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公司的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委托外部研发机构研发支出相对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更少所致。

社保缴纳人数存数据打架现象

社保和公积金问题一直是拟IPO企业的典型问题,也是监管部门审核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招股书显示,公司逐步规范了社保、公积金的缴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为所有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末,万邦医药分别拥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员工人数107人、122人、145人,其中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04人、121人、145人,缴纳公积金的人数为55人、82人和145人。

但据天眼查APP数据,万邦医药在2021年5月27日发布了《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报告》,其中显示,2020年,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仅为105人,比招股书公布的数据少了40人。

而根据万邦医药此前发布的历年年报,其2019年和2018年的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97人和71人,也比招股书公布的数据少了24人和33人。

不过,由于招股书签署日期是2021年9月24日,不排除万邦医药在IPO前的几个月内集中为员工补缴社保的情况。

红星资本局将持续关注万邦医药的IPO进程。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余冬梅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陶玥阳

关键词: 万邦 医药 社保 制药 cro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