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巨额负债引上交所质询

来源: 中国科技投资财经号2020-11-19 09:55:09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肆虐,“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方式的广泛施行不仅惠及民生,一些生物公司也因此概念在资本市场崛地而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被誉为科创板“抗疫第一股”的圣湘生物。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289.SH,以下简称“圣湘生物”)是国内首批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注册证的6家企业之一。2020年上半年,圣湘生物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7倍,被誉为“抗疫第一股”。然而,业绩飙涨的光环下,圣湘生物仍因销售经营模式、实控人巨额负债等问题遭遇市场质疑。

疫情背景下的业绩井喷与持续性盈利观察

近日,圣湘生物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新型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量在短期内大幅增长。此前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增加9224.12%。同花顺相关数据显示,同期医疗器械服务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17%。

在疫情影响下,圣湘生物营收和净利润暴涨。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上半年,圣湘生物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1159.39%,实现归母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增长14687.20%。

另一方面,记者发现,圣湘生物的喜人业绩归结于此次疫情特殊情况,若刨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收入,原有产品总营收预计为3.15亿元。对比疫情爆发前公司业绩,圣湘生物2017-2019年总营收水平仅为今年上半年营收的五分之一。2017-2019年,公司总营收仅为2.25亿元、3.03亿元和3.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07亿元、0.39亿元。

从该公司产品结构来看,圣湘生物目前的主业是以核酸检测试剂为代表的体外诊断产品。招股书数据显示其自产货品为主要利润来源,2019年圣湘生物核酸检测试剂实现销售收入为2.29亿元,占当年总营收比重的90%;其中病毒性肝炎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最大,销售收入为1.25亿元,占当年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接近50%。

通过查询该产品近三年营收情况发现,病毒性肝炎系列试剂收入分别为7545.15万元、1.07亿元和1.25亿元,占当年试剂总收入分别为59.29%、53.79%和49.16%,占当年全部总营收的33.59%、34.55%和34.24%。

由此可见,病毒性肝炎系列检测试剂对于圣湘生物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有医药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病毒性肝炎检测试剂,其发展存在着一个上限。上限的原因是因为人口是一定的,发病率也是一定的,市场会逐渐趋向于饱和。另依照目前情况,病毒性肝炎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但最终会被彻底消除。”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人群HBV(病毒性肝炎,一般特指发病率最高的乙肝)携带率为9.75%,1.3亿人长期携带HBV。国家已经投入巨大财力物力来应对此类疾病,如要求新生的婴儿必须注射乙肝疫苗,这就能大大降低病毒性肝炎在幼年群体中的感染可能性。随着感染可能性、携带率的不断降低,病毒性肝炎系列检测试剂的需求会逐渐减少。对于圣湘生物来说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研发方向和营收支点。

截至2020年9月16日收盘为止,圣湘生物股价为97.79 元/股,其发行价格为50.48元/股,上涨了47.31元/股。疫情过后,圣湘生物能否撑起高股价和高估值?

“联动销售”模式存争议

值得关注的是,频惹争议的圣湘生物产品销售模式。公司在招股书中表明,其施行的是一种名为“联动销售”的销售推广方式,而这一销售模式却曾因涉嫌“捆绑销售”被举报。

记者了解到,联动销售是指公司根据终端客户的要求,通过经销商或直接向终端医疗机构销售试剂,并免费配套提供仪器,公司拥有仪器的所有权,终端客户拥有仪器的使用权,并由公司来对设备进行维护。也就是公司在销售诊断试剂的同时,向客户投放诊断仪器。

圣湘生物所称的“联动销售”模式与捆绑销售本质十分相似,捆绑销售是指通过向医疗机构免费配套提供医疗设备,签订长达数年的排他性定向耗材采购协议,并以此来获取耗材方面的利润。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相继发布相关条令,严肃查处假借租赁、捐赠、投放设备等形式,捆绑销售耗材和配套设备销售的文件。捆绑销售已然成为禁区,那么圣湘生物这一联动销售的模式是否触及了法律底线?

据《中国经营报》此前报道,2019年,圣湘生物的第五大客户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因涉嫌违规招标而被举报,举报内容为在张家界人民医院与圣湘生物合作共建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项目招标中,前者对圣湘生物设置特定加分条款,且假借“合作共建招标”名义行设备投放、试剂与耗材捆绑销售之实。

记者查询相关招标文件,发现其中明确提到:“服务商负责提供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设施、设备、试剂及耗材。医院只负责支付试剂、耗材费用。在合作期间,设备的所有权归服务商,我院享有使用权。项目运行期间的试剂和耗材由服务商提供,我院支付货款。”若以目前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年试剂采购量5300多万元为参考,可以为相应中标企业实现不菲的销售业绩。

张家界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4月28日对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下发了行政指导意见书,其理由为公立医院在设备投放、捆绑耗材销售等行为涉嫌商业贿赂,具有明显的反竞争性,规劝医院不得按原本制定的招投标书中的方案执行,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记者采访了广州某公立医院财务相关人员,其表明,大部分医院都已有相关条例来避免捆绑销售现象出现,“我们医院的几大院区(设备)都是自己买的,不接受无偿投放,所有的采购必须走规范的招标流程”,上述人士称。

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圣湘生物如何靠“联动销售”打开销路?目前,据圣湘生物称,其已形成“技术+试剂+仪器+服务”的产业模式,那么在医院明令禁止“捆绑销售”后,对其经营模式又影响几何?这些都是留给市场的疑惑。

实控人巨额负债引上交所质询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上交所2020年3月对圣湘生物发出的首轮问询函中,曾询问圣湘生物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戴立忠个人所有的巨额负债是否会影响公司日常运营等相关问题。

公司实际控制人戴立忠个人负债共计 1.76 亿元,其中7,104.53万元系为解决公司重大债务重组而承担,债权人为安徽志道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志道);4,004.59万元系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而承担,债权人为安徽志道;899.54万元系历史上为购买湖南圣维尔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维尔)股权而承担,债权人为安徽志道;3,340.40万元系历史上为出资圣湘生物、圣维尔股权而承担,债权人为安徽志道;余下部分为个人贷款。

圣湘生物在招股书表明,截止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戴立忠不存在大额债务到期未清偿情形,不影响担任发行人董事、高管的任职资格,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独立的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记者表明:“实际控制人债务高会导致公司未来控制权的不确定性,发审委十分在意这样的风险点。”

针对以上对于“抗疫第一股”的质疑,记者致函圣湘生物,截止发稿前,未获公司回复。

关键词: 圣相生物 实控人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