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发展瓶颈 双离线二维码支付赋能智慧交通

来源: 新京报2018-04-19 11:43:28
  

杭州、上海两地居民体验智慧交通。资料图

从票据、现金到卡证,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一直在迭代。不过,智慧交通在生活中还有更多进步空间。4月18日,以“科技创新 低碳出行”为主题的2018公共交通出行峰会在杭州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离线二维码技术方案的推行,令智慧交通完成了第一步。未来,云计算、地图导航、办公协同等能力都将被整合起来,用以服务公交地铁领域。

二维码技术破局

“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互联网+公共交通(公交、地铁)转型升级是“交通强国”战略的时代需求。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共有公共汽电车65万辆,增长7%;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56786条,增加3997条;运营里程106万公里,增加8.8万公里。与此同时,城市公共汽电车2017年客运量较2016年下降了3%,这已经是常规公交客运量连续第三年下降,公交行业亟待进行转型升级,来提升乘车体验,优化线网安排。而改善体验、提升效率,正是互联网所长。

此前业内曾尝试手机NFC支付技术,但是遇到设备兼容性较差、手机普适性低、行业利益链复杂等诸多挑战。在将各种技术尝试一遍之后,业内发现在中国的现状下只有二维码技术可以突破这些限制,也是在兼容性、普适性和用户使用习惯下的最佳载体。

从2015年底到2016年初,支付宝以二维码作为切入点,开始探索离线二维码技术方案的设计与测试。2016年的8月17日杭州公交扫码乘公交的开通,标志离线二维码技术从实验室正式推向商业化试点。“保证了在0.3秒内,在闸机、手机双双离线的情况也可以保证市民顺利刷卡乘车。”

2017年5月23日,杭州市民卡与支付宝合作上线了“杭州通支付宝电子公交卡”,7个月即开卡超过330万,截至今年3月底,杭州通支付宝公交卡累计开卡472万张,“相当于半年干了以前两年的活儿。”杭州市民卡中心董事长徐晓表示。

“传统行业更愿意拥抱互联网行业,也愿意用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和优势给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动力和发展模式。”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处长汪宏宇介绍,2012年首次提出要普及一卡通,同时建立移动支付的新技术方式。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0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仅到去年年底就有190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12个有地铁的城市完成了轨道建设和改造工作。

产业竞争力提升

公交出行一直是个传统行业,刷卡、投币等运营了二三十年,有着比较固定的“游戏玩家”、服务模式和利益格局。推进移动公交,不仅意味着技术方面的探索,还考验着互联网企业在产业协同方面的智慧。

此前公交企业零钱清点等现金管理是一大负担。“互联网+公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金管理难问题。来自济南公交的数据显示, 2018年未接入支付宝前的三个月零币收入6235万元,较同期减少923万;与未接入支付宝的前三个月比减少763万元。接入支付宝后,每日人力整理点零币减少近10万元,每日按照1万/天计算,节约10人次。

在基于离线二维码的技术上,支付宝进一步设计了“电子公交卡”的方案。将传统的公交卡进行虚拟化,为公交、卡通、终端等合作伙伴“赋能”,这样公交公司提升了收银效率,避免了假币问题;卡通公司借此实现了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化,后续卡通公司还能进一步挖掘这其中的数据价值。

这种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新的产业机会。成立于2017年6月的杭州市公共交通云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杭州公交集团、数梦工场、阿里云、蚂蚁金服、高德地图、钉钉等互联网架构和能力资源,聚焦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安全等新一代DT技术,推进全国城市公共交通部门的数据融合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杭州市民卡与支付宝达成合作,基于支付宝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与公共服务移动支付平台基础构建,联合推出“杭州通支付宝公交卡”和“杭州市电子社保卡(市民卡)”。截至2018年3月底,杭州通电子卡累计开卡472万张,13家杭州市直管医疗机构支持杭州电子社保卡(市民卡)。

“未来互联网和公共交通网的融合上需要有更高的视野,就是两张网融合之后要改变什么,我认为改变的是如何让这个城市的产业更具活力,让城市的产业更具竞争力,让城市的空间更有效率。我想未来真正成功的公共交通企业,不再是简单提供交通服务的企业,而是利用公交出行的服务创造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价值企业。”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认为。

责任编辑:sdnew003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